臺北市
28°
( 28° / 27° )
氣象
2025-05-23 | 中央社

食品也能「聽」與「聞」?中臺科大食品研討會揭智慧感官新語言

數位科技與食品產業融合日趨深化,感官評析不再只是主觀經驗的累積,而是進入數據驅動與智慧分析的嶄新時代。中臺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與台灣國際感官科技學會、利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今日(114/5/23)於中臺科大順之廳盛大舉辦「食品風味科技創新研討會暨2025臺灣國際感官科技學會會員大會」,吸引逾百位感官科學學者、技術專家及產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電子感官與人工智慧(AI)在食品風味標準化與實務應用上的最新發展,展現技專體系在智慧食品科技領域的堅實實力。

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中區技專校院校際策略聯盟」支持,中臺科大食品科技系主任劉伯康副教授擔任主要召集人,亦為台灣國際感官科技學會副理事長。劉伯康主任長年深耕感官科學推廣與產學合作,致力打造兼具理論厚度與實務鏈結的感官教育平台,透過結合教學、研究與業界資源,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產業,落實「技術專業、永續創新、人文關懷、社會服務」的辦學精神。

研討會內容豐富多元,上午場次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李俊宏教授揭開序幕,分享「咖啡電子鼻與咖啡氣品鑑」實務研究,深入剖析氣味成分在咖啡風味判讀中的應用潛力。接續由慧技科學股份有限公司展示FlavourSpec GC-IMS氣相離子遷移譜儀的操作與應用,展現高靈敏度氣味化合物偵測的能力。下午場次則由利泓科技發表電子舌的最新成果,完整呈現從氣味與味覺數據收集、分析到系統建構的應用流程,實踐感官分析的智慧轉型。

除此之外,研討會另一亮點為利泓科技贊助、劉伯康主任主持的「風味科技應用論壇」,邀集國立海洋大學、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王品集團等產官學專家,針對「電子感官技術如何助攻食品標準化與行銷應用」進行深度交流。論壇探討AI在風味分析的應用潛能、台灣風味語言庫的建構進展,以及感官數據在餐飲品牌差異化策略中的實際運用,現場互動熱烈,促成多項實務合作的契機。

中臺科大長期致力以感官科技作為連結教育與產業的橋梁,透過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國際茶咖啡品鑑大會(ITCE)及校友企業協作平台,推動課程與產業無縫接軌,讓學生從課堂走入市場,建立跨域應用能力。劉伯康主任表示:「我們不只做研究,更要打造一條讓學生參與、業界能用的實用路徑,讓感官科技真正落地成為教育與產業的關鍵工具。」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強化中臺科大在食品風味科技與感官評析領域的領導地位,也象徵台灣食品產業在智慧轉型與跨域創新上的重要進展,為技職教育注入更多創新能量與實踐價值,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