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4° / 24° )
氣象
2025-05-26 | 中央社

環團指限制公民參與環評 彭(啟)明:仍可表達意見

環團今天抗議環境部限縮公民參與環評會議的權利。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主要是四接環評後,環委希望就制度提出改善方法,目前仍在試行,但民眾仍可表達意見、也未限縮參與權利。

多組環團今天到立法院前抗議,指近期環境部召開的環評會議爭議不斷,包括民眾報名參加會議無法進入會場旁聽席,而是被要求待在隔壁小會議室觀看直播;只能在環境部人員引導下進入會場,等待發言,而3分鐘的發言時間結束須立即離開,無法繼續在旁聽席觀看聽取委員及開發單位的詢答,更無法針對開發單位回答提出異議。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天處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有關環境部主管預算凍結報告案142案(含報告事項134案及討論事項8案)。

彭(啟)明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環評會議主要仍由環評委員審查,旁聽民眾可以發言,但有時間限制,過去幾10年來的旁聽辦法規定發言時間為3分鐘,但若委員同意通常都會讓意見完整表達。

他指出,目前除了現場發言,還可以透過網路、call out等方式表達意見,這些意見會列入會議紀錄並要求具體回覆。許多環評案也都要求補正再審非常多次,也顯示環評委員審查的能力。

彭(啟)明解釋,由於今年初「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後,有環委提出希望能針對制度改善,目前的程序是經過委員討論後正在試行,包含請旁聽民眾在隔壁房間等待人員引導下進入會場、以一進一出等方式;且房間內也能看到現場直播,並沒有讓民眾的權益受損。

他表示,就政府各會議而言,環評大會已經是最開放、最透明的會議,但還是有它的機制,希望予以尊重;環境部正在進行環評總體檢,透過各方意見讓環評制度更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