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05-26 | 中央社

應對極端氣候挑戰 花蓮分署召開跨機關汛期前漂流木整備會議

為提升天然災害後漂流木的清理效率與應變能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1日召開「漂流木清理分工與應變處理會議」,由分署長黃群策主持,並邀集花蓮縣政府及各相關權責機關代表與會,共同研商災前整備、災後處置、分工協調及歷年案例檢討等重點事項。

黃群策指出,根據《森林法》第15條第5項及《災害防救法》第27條規定,天然災害發生後24小時內,各機關應立即啟動漂流木打撈及清理作業,並依農業部所訂《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落實打撈、辨識、註記、檢尺與集運等工作流程,確保清理行動迅速且確實執行。

會議中強調,林業主管機關除負責國有林及中央管河川區域內之漂流木處理作業外,亦可支援地方政府及其他機關進行漂流木辨識、註記與檢尺,協助提升判定標售價值與再利用的效率。各單位已完成汛期前相關整備工作,顯示應變機制已初具成效。

各與會機關共同盤點113年漂流木處理經驗,特別是康芮颱風造成南濱、北濱及化仁海堤出現大量漂流木堆積,引發多起火警事件,突顯及時處置與妥善規劃臨時堆置場的重要性。花蓮分署呼籲,各單位應選擇安全適宜的堆置場所,並設置防火巷以降低火災風險,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位於吉安鄉東昌段429地號(名人駕訓班南側)及海濱段852地號的堆置場,尚存部分無標售價值之漂流木,花蓮分署鼓勵鄉親踴躍前往自由撿拾利用,不僅協助清理作業,也讓漂流木獲得再生價值,實踐資源永續理念。

花蓮分署再次強調,面對極端氣候導致災害頻率與規模日益升高,各機關應落實屬地主義原則,強化橫向聯繫與災前整備作業,以提升整體防救災效能,共同守護民眾安全,並為環境資源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