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2° )
氣象
2025-05-27 | 中央社

子宮內膜過厚恐罹癌 醫籲多囊等6族群定期檢查

1名34歲女子求子多年,本以為是多囊體質導致難受孕,就醫發現子宮內膜過厚、竟罹癌。醫師提醒,子宮內膜太厚需高度警覺罹癌風險,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6族群定期檢查。

「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的關鍵條件,但並非越厚越好。」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沈孟勳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一般適合著床的內膜厚度約為 0.8 至 1.5 公分,太薄可能無法使胚胎著床,太厚則需高度警覺是否為慢性刺激性增生、息肉,甚至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

子宮內膜增厚通常會出現月經不規則、異常出血等症狀。她提醒,正常情況下,月經出血天數約2到6天內會排乾淨,週期為每21到35天來1次,但若反覆出現異常出血或疼痛狀況,務必進一步檢查。

沈孟勳舉例如1名求子多年的34歲女子,原以為是本身帶有多囊體質才不易受孕,想藉由人工生殖療程協助求子,未料因檢查子宮內膜過厚,意外發現罹患初期子宮內膜癌,所幸經治療成功生下健康寶寶。

沈孟勳解釋,這名個案本身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體重過重,長期月經不規則且排卵異常,是典型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在進行超音波檢查時卻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偏厚,進一步安排子宮內視鏡檢查與搔刮手術,發現內膜有多處不規則突起。將檢體送驗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初期(FIGO stage IA),立即轉介到醫院進一步評估與治療。

除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要當心,沈孟勳說,包括早發月經或晚停經者、從未懷孕或不孕女性、肥胖者(BMI大於30)、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及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等族群,應定期檢查子宮內膜狀態,以預防癌症風險。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