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2° )
氣象
2025-05-27 | 中央社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首次辦理海岸漂流木防災演練 強化跨機關汛期前整備效能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於今(27)日在臺中市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舉辦114年汛期前跨機關漂流木防災演練,邀集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臺中市海岸資源漁業發展所、苗栗縣政府、彰化縣政府、臺中港務分公司、台電公司卓蘭發電廠、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五大隊等8機關單位共50人參與,模擬颱風期間漂流木大量堆積及阻塞港區出海口等緊急情境,進行實兵實地應變演練,強化跨機關漂流木分工整備與災害應變量能。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今年首次針對海岸漂流木辦理跨機關防災演練,模擬5種演練狀況,依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權責分工,由應變中心成立及人員勘查開始,大量漂流木產生後各單位橫向聯繫支援調度,進行打撈清理、辨識、註記、集運及查驗等作業,後公告開放當地民眾自由撿拾,再由地方政府或該分署所設置林產物檢查站辦理檢查及登記等流程,各機關參與人員透過實際演練每個重要步驟,建立跨機關間的默契,熟悉及強化災害發生時及時應變的程序及能力。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說明,近幾年短延時強降雨的頻率逐年提升,山區土石樹木崩落的情況也隨之增加,颱風或豪雨所挾帶之大量漂流木,在短時間內湧入大安港,若未及時清理,不僅影響港區航行安全,更可能造成生態破壞。因此,加強中央及地方機關的跨機關權責分工、合作與聯繫,一旦完成打撈清理及辨識註記集運工作後,即依森林法公告開放當地居民自由撿拾,力求儘速清理災後漂流木,恢復交通航行及生活秩序。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進一步說明,111年修正發布之「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將國有林區域外漂流木撿拾時間放寬為「自公告指定日起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下次陸上颱風警報或豪雨特報時為止」,民眾撿拾規格在單支末徑小於20公分、長度2公尺以下或單支重量50公斤以下,且無國有、公有、私有註記或烙印者,均可自行撿拾利用,形同「原則同意,例外禁止」。藉由這次演練除可檢視現行應變計畫之可行性與完整性,也凝聚各單位共識與行動力,讓減災、整備、應變一次到位,共同打造更安全、更韌性的生活環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