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05-27 | 中央社

COVID-19疫情來勢洶洶 1個月大男嬰酸中毒住加護

國內COVID-19疫情連7升,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形容本次疫情「來勢洶洶」。上週新增102例重症中,包含今年年紀最小個案,南部1個月大男嬰就醫發現有酸中毒等,住加護病房。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在例行疫報表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連7週上升,5月18日至24日門急診就診計4萬1402人次,較前週增113%;5月20日至26日新增102例COVID-19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19例本土病例死亡。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此波疫情來勢洶洶,估6月底、7月初疫情才會達高峰,屆時就診人次上看15到20萬。 且端午連假後就診人次,將為後續疫情高低的關鍵。

新增個案中,防疫醫師李宗翰指出,有今年最年輕COVID-19重症個案,為本國籍南部1個月大男嬰,無先天性潛在病史,有按時接種常規疫苗,但未達COVID-19疫苗接種年齡,亦無托育。於5月底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就醫時發現身高體重都偏低,且呼吸喘、肺部有發炎狀況。

李宗翰表示,個案檢驗流感為陰性、COVID-19為陽性;後又因呼吸喘,且血氧偏低、二氧化碳偏高出現「酸中毒」現象,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目前住院約7天,生命徵象穩定,精神狀況尚可,但呼吸仍有些喘,持續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李宗翰表示,經疫調發現,其父母均未接種COVID-19最新的JN.1疫苗。且同住家人3人中有1人出現呼吸道症狀,但沒有發燒,也未檢驗病原。

疫情帶動疫苗打氣,羅一鈞表示,疾管署統計,國內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15.7萬人次,5月19日至25日接種約4.1萬人,創近3個月以來單週新高。目前公費疫苗庫存充足,尚有312.8萬劑,並因應民眾踴躍接種需求,疾管署已持續增加疫苗配送,昨天已經配送7.1萬劑、週四將再配送5.7萬劑。

不少民眾好奇,家中過期快篩還能不能用,羅一鈞說明,不少民眾有典型症狀,用過期快篩也能驗出「2條線」,但若有症狀卻驗出陰性,就要評估,有可能是快篩保存條件不適合,導致「偽陰性」。

羅一鈞也指出,國內對快篩保存期限把關較為嚴格,美國等部分國家已經展延到2、3年,因此若拿著快篩結果去就醫,第一線醫師也會評估,若過期不超過1年,也許還可以參考;但若症狀不典型、檢驗時C線未出現,或「看起來怪怪的」,可再跟專業醫療人員討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