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28 | 中央社

海大傑出校友黃培宜博士返校分享其從藍色海洋啟航的永續旅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5月27日舉辦本學期「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最後一堂課,特別邀請到2024年傑出校友-旅居美國40年、現擔任臺大海洋研究所全球訪問學者的黃培宜學姊返校演講,現場也有許多海洋環境資訊系的師生旁聽。黃學姊以「My Journey to Sustainability Begins with Blue Ocean」為題,以英文分享其從海洋出發、投入國際氣候與永續發展工作的歷程,並與師生深入互動,帶來豐富啟發。

許泰文校長於開場時首先稱讚修課學生有始有終,並感謝傑出校友聯誼會王光祥理事長、開課老師校友總會林見松總會長及所有授課的講師們。許校長介紹黃培宜學姊畢業於海大海洋系及碩士班,1991年取得美國邁阿密大學海洋與大氣科學博士學位。她在美國聯邦政府服務數十年,5年內即競取成為其中最高級別的非政治資深行政服務職位-Senior Executive Service(SES),領導跨國研究機構的管理工作,並曾擔任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項目主任、美國農業部國際研究高級執行主任、世界銀行農業與環境部科學顧問、美國環保署首席科學家及美國在臺協會首任客座科學研究員等要職,參與多項氣候與永續政策的制定。

黃學姊在擔任美國環保署首席科學家(2008-2012)期間,領導撰寫「A Human Health Perspective on Climate Change」報告,深入探討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衝擊,該報告在歐巴馬政府期間獲高度重視,她本人也因此榮獲GreenGov Presidential Award,為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典範。2023年黃學姊自美國聯邦政府提早退休回臺陪伴家人的同時,亦於臺大海洋研究所全球訪問學者,憑藉著熱愛海洋與大地的初衷,持續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王光祥總會長也於開場致詞時稱讚修課同學非常的棒,幾乎沒有遲到早退,報告也寫得相當好,並強調,這堂課不只是吸收知識,更要傳承做人做事的道理。林見松總會長則提醒同學成功的七個習慣,包含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創造雙贏、知己知彼、持續創新、統合綜效,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力,期望大家都能夠激發自己的潛力,勇敢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講座中,黃培宜學姊以一組組具關聯性的關鍵字分享她的經歷與實務經驗,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這些「nuggets in a tool box」都是黃學姊累積多年的經驗寶藏,鼓勵學生了解自己真正想做與不想做的事。她也特別設計四個問題,讓同學思考永續議題與個人生涯規劃,並鼓勵同學現場分享觀點,充分展現其重視對話與實踐的精神:1.你對「永續發展」的定義是什麼? 2.你最關注的全球或臺灣永續議題是什麼?你會採取什麼行動來面對這個挑戰?為什麼? 3.你會如何運用在海大的學習經驗來發展你的職涯目標? 4.今天的演講帶給你最重要的一個啟發是什麼?

今日課程為在場師生帶來滿滿的啟發,黃培宜學姊的豐富經歷,正是從海大出發、立足國際、回饋社會的最佳典範。「傳承與創新-王光祥講座」課程將持續邀請各領域傑出校友、企業家回校演講,將其奮鬥過程、經驗和人生態度與學弟妹分享,盼同學在吸收學長姊的經驗後創新思維,不管在什麼領域都可以達到頂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