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 中央社
中小學開放借球引反彈 教育部:先溝通、不貿然實施
教育部要求盤點中小學的球具器材,開放給社區民眾在課後時間借用,引發基層教師反彈。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表示,會再與基層學校溝通,不貿然實施。
教育部昨天在嘉義市舉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部長鄭英耀致詞時更明確要求體育署,在1週內、最慢不要超過2週,盤點全台3800所中小學可以開放的器材,配合校園開放政策,讓學生在各節下課,或是民眾在放學後及假日期間,到學校運動時,隨時有器材可借。
媒體報導這項政策後,引發基層教師反彈。多個教師工會組織陸續透過新聞稿或聲明,認為此政策將大幅增加學校行政負擔,且難以承擔保管責任,民眾若發生意外或球具損壞,學校可能須承擔額外的法律風險。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今天傍晚出面受訪表示,接到學校及地方政府的建議,認為提供「校園公共球」給學生及民眾使用的補助計畫,立意雖佳,但容易引起誤解。
張廖萬堅指出,後續一定會請體育署審慎評估,與基層學校溝通,不會貿然實施,初期可能會先選擇有意願的縣市學校試辦之後再議。
張廖萬堅強調,相關經費與採購作業不會讓學校負擔,也絕對不會影響到學生上體育課的權益。
教育部昨天在嘉義市舉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部長鄭英耀致詞時更明確要求體育署,在1週內、最慢不要超過2週,盤點全台3800所中小學可以開放的器材,配合校園開放政策,讓學生在各節下課,或是民眾在放學後及假日期間,到學校運動時,隨時有器材可借。
媒體報導這項政策後,引發基層教師反彈。多個教師工會組織陸續透過新聞稿或聲明,認為此政策將大幅增加學校行政負擔,且難以承擔保管責任,民眾若發生意外或球具損壞,學校可能須承擔額外的法律風險。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今天傍晚出面受訪表示,接到學校及地方政府的建議,認為提供「校園公共球」給學生及民眾使用的補助計畫,立意雖佳,但容易引起誤解。
張廖萬堅指出,後續一定會請體育署審慎評估,與基層學校溝通,不會貿然實施,初期可能會先選擇有意願的縣市學校試辦之後再議。
張廖萬堅強調,相關經費與採購作業不會讓學校負擔,也絕對不會影響到學生上體育課的權益。
最新生活新聞
-
-
佳里榮家夏日冰趣多 住民長輩動腦又清涼
(5 小時前) -
臺南榮服處×南臺科大攜手強化退役官兵就學就業服務
(5 小時前) -
金門強化數位宣導效能 政風處導入AI教學
(5 小時前) -
2025/07/30 空氣品質說明(22:00)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