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7-10 | 中央社

加熱菸風險評估4業者退出 民團籲審查遵守3底線

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逾2年,目前沒有加熱菸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國健署長吳昭軍今天指出,4家業者資料準備不足主動退出;台灣拒菸聯盟呼籲遵守不通過「加味的」加熱菸等3大底線。

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於民國112年3月22日上路,指定菸品需接受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至今沒有加熱菸通過合法上市,因此不可在台灣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根據加熱菸等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最新情形,截至今年6月25日,尚有7家正在審查階段。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原本共有11家業者、12項產品申請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但目前僅剩7家業者、8項產品仍在審查中。業者主動退出的原因是資料準備不足,並非因審查過於嚴格。

針對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部分,吳昭軍表示,第1屆審查委員任期已屆滿,後續將由第2屆委員接棒繼續審查。所有委員都秉持科學與專業原則進行審查,相關意見與結論一旦出爐,將對外公布,會盡快辦理,但仍需尊重專業審查的程序與結果。

目前送審資料主要不完備意見,包含未提供足夠長期對健康危害的資料、菸品中添加物引誘性或成癮性資料、青少年等易感族群使用盛行率調查與健康危害研究調查、使用者(含未滿20歲者)使用行為調查或流行病學調查,以及上市後監管機制規劃,含青少年開始使用因應處理等。

台灣拒菸聯盟呼籲,若未來加熱菸通過審查上市,應遵守3大底線,第1點是「加味的」加熱菸不能通過審查上市,第2點是加熱菸不得以違法的「IQ*S」系列名稱通過審查上市,第3點則是審查上市的加熱菸,不得以「通過健康風險評估」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

「只有吸菸不吸菸,沒有健康的菸。」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郭斐然說,加熱菸有其新的致癌物,菸霧中有29種有害及潛在有害成分含量是紙菸的2至10倍,加熱菸減少危害是菸商的宣傳伎倆,世界衛生組織已嚴正駁斥;政府應嚴格把關,列為上市後監管措施重點。

針對特定團體盼政府加速通過加熱菸上市,稱加熱菸走私問題與政府不放行有關。台灣拒菸聯盟指出,國民健康才是首要考量,要解決走私加熱菸問題根本之道,就是追究菸商責任,政府應立即確實稽查取締,建立「新興菸品查緝平台」,斷絕網路行銷,而非讓審查放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