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5-07-10 | 中央社

環境部:損壞太陽能板非有害廢棄物 且未設綠色標章

部分媒體將風災損壞太陽能板稱為有害廢棄物,環境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澄清,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並未被列為有害廢棄物,也未設立相關綠色標章。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媒體報導嘉義光電案場損毀影像。經濟部能源署表示,嘉義布袋沿海的新塭滯洪池光電案場損壞範圍在案場內部,未對周邊居民造成影響,已請業者近日完成清理作業,並強化後續固定設施的檢修與提升。

另外,部分媒體將風災損壞太陽能板稱為有害廢棄物,甚至誤引環境部與產品標章相關制度。環境部今天澄清,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並未被列為有害廢棄物,環境部也未設立相關綠色標章,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循環處理組組長陳俊融告訴中央社記者,太陽能板若是真的破損,需長期浸泡在水中才可能釋出銅離子;經能源署檢測水質也符合相關規定,重金屬釋放情況很少。

環境部指出,對於近期因風災損害的太陽能板,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8條規定,業者負有清理廢太陽能板責任,應儘速清除,並妥善處理,避免污染環境。

此外,經濟部已有管理機制,針對颱風、地震等天災復原狀況並有追蹤列管機制,同時針對災損案場協助轉介業者依模組回收排出機制清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