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2° / 30° )
氣象
2025-07-16 | 中央社

中小學擬增彈性聘師 6年資歷、待過中大型企業

因應教師退休潮,教育部考慮增加中小學「彈性聘用」教師管道,引進業界人才,目前規劃條件包括6年以上資歷、曾任職於員工100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等。

教育部長鄭英耀9日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指出,台灣科技業人才需求眾多,導致許多理工科教師、師培生放棄教職,改到科學園區上班;然而,也有很多產業人才在40、50歲之後,想轉換教育體系作育英才。教育部將提供彈性機制,透過轉任獎金等方式,鼓勵這些人才進入中小學服務,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

教育部今天進一步指出,目前規劃專技教師須有學士以上相關系所學歷,「相關系所」的認定,將參考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適合培育之相關學系、研究所」。

在工作經驗的要求上,目前規劃須有6年以上工作資歷,包含相關業界工作、大專校院講師級以上教學或研究工作;工作經驗的認定,將召開專家諮詢會議審查確認。

教育部還進一步要求業界規模,須服務於在經濟部完成公司登記、員工人數100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或服務於外商公司(不限員工人數)。

不過,上述政策引發教師團體擔憂,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擔心這是「短線操作」。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問題的源頭是有高比例準教師不願投入教職,解決方法應是調整師資待遇、遏止校園濫訴。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巫彰玫表示:「懂和教是兩件事情。」老師不只教書,更要引導學生的品格行為及道德價值,彈性聘用免修教育學分、不用考試、不用實習,打破原有師培體系,恐更打擊年輕人從事教職的意願。

出席記者會的台灣民眾黨籍立委劉書彬表示,目前儲備的師資還有7萬人,20%屬於自然科學領域。她認為不是沒有人,只是他們不願加入,可能原因包括部分縣市採聯合徵選,離島、偏鄉地區沒有依據學校需求自行進行徵選等。

教育部則解釋,專技教師人數應在專任教師員額編制內調整,並以員額1/8為限;放寬專技教師進入校園,是為提供學校另一個管道聘用師資,相關甄選程序仍由各校教評會進行公開甄選後,再交由教育部審核資格。

教育部也持續透過「職前增量」、「開設各類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公費專班」等方式,推動多元師培相關配套。彈性聘用措施只是增加一個新的管道,學校可依需求,自行選擇是否聘用專技教師。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