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2° / 26° )
氣象
2025-07-22 | 中央社

跨域融合AI、性別議題與書法藝術 臺灣漢詩教學展現多元創新面貌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國立臺南大學承辦的「臺灣漢詩教學與應用」研習活動,於7月15日在臺灣文學館舉行,吸引眾多中小學教師熱情參與。本次活動規劃四場主題演講,內容涵蓋AI數位應用、兒童繪讀本教學、台語吟唱與高中國文的臺灣漢詩教學等面向,全面展現臺灣漢詩豐富而多元的教學資源與現代應用。

嘉義縣平林國小吳育典老師首先主講「臺灣漢詩導入AI教學之應用」,以臺文館出版《漢詩三百首》為教材範例,實際示範如何運用ChatGPT、Canva、NotebookLM等生成式AI工具進行教學設計。吳老師強調依據教學需求選擇合適工具,能創造出具成效的學習成果,讓與會教師親睹漢詩教學與科技結合的多元可能性。

臺南市永康國小黃鈺婷老師接續分享「臺詩兒童繪讀本於國小語文教學之運用」,以《吮指學塗鴉》、《童嬉憶稚年》等繪本中的臺灣漢詩為核心,結合各年級國語課程與校訂課程。透過精心設計的教案、豐富的教學活動與多元評量實作,充分展現繪讀本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成效,為國小漢詩教學開創新的教學模式。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兼任教授莊雅雯老師主講「臺灣漢詩吟誦教學」,詳細介紹臺文館官網「臺灣漢詩讀本」的豐富影片資源,並帶領學員現場體驗吟誦之美。莊教授闡述聲調抑揚頓挫不僅能展現詩歌的音樂性,更有助於深化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層次,讓詩意透過聲韻傳遞更加深刻。

國立臺南二中高毓莉老師與趙鴻中老師共同講授「以性別視角探討臺灣漢詩的時代脈絡與文化內涵」,從文學與性別的角度切入,引導學員重新審視張李德和、黃金川、蔡旨禪等詩人作品中的性別角色與女性主體意識,為臺灣漢詩的教學與研究拓展嶄新視野。

除了豐富的研習課程外,活動現場同步展出「心托毫端─臺灣漢詩微書法展」,由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莊千慧副教授策劃。展覽邀請臺南大學校友與多位知名書法家共同創作,24件精美作品涵蓋篆、隸、草、行、楷等各種書體,選錄的詩人時代橫跨清代到日治時期,題材包含臺灣山川風景、歲時風土、節慶活動、物產飲食等豐富面向。每位書家都能以其精妙的書藝傳達詩意,同時表現自成一家的獨特風格,吸引與會者駐足觀賞,細細品味詩韻墨香。

本次研習活動成功展現傳統文學與現代科技結合的無限可能,為教師提供實用的教學資源與創新方法。7月26日將於臺文館接續舉辦「臺灣漢詩的旅遊書寫」主題工作坊,由施懿琳老師、余美玲老師、吳東晟老師、林麗美老師帶領探討府城佛寺參訪、臺中城市風景、花東旅遊詩作、臺南鐵道記憶等主題,透過閱讀臺灣漢詩的地景書寫,深入體會各地文化風貌與旅行記憶。臺灣漢詩推廣系列活動報名連結:https://reurl.cc/9D09ka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