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2° / 28° )
氣象
2025-07-25 | 中央社

點亮每個孩子的學習星球 南大與洛津國小推動科技農業教育的融合實踐

彰化縣鹿港鎮的洛津國小教室裡,在7月14日至16日每個角落都閃耀著學習的光。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吳純萍教授的 Schema 團隊與幼教系鄭雅丰教授的團隊攜手前往洛津國小,舉辦三日「食農星球啟動—洛津科技探索營」。這場營隊結合食農教育、生成式AI、凱比機器人與創意課程設計,不僅是教育跨域融合的實踐,更是一場讓師資生與多元學習需求的孩子共學同行的旅程。

為了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自在參與、安心學習,團隊歷時一個多月從學生特質出發調整教案設計,運用大量視覺圖像、具體操作與故事情境進行引導,讓學習在熟悉的氛圍中自然發生。從觀察植物、認識黃豆與紅藜的外觀與特徵,到用平板拍照、使用AI工具進行辨識,每一步看似簡單,卻是孩子踏出學習腳步的重要轉折。孩子們從一開始的猶豫與不確定,慢慢轉變為投入與驚喜,最後在闖關活動中自信地與夥伴挑戰彼此設計的題目,欣賞自己創作的農場故事,讓現場的老師們都熱淚盈眶。

課程設計中特別融入凱比機器人農務挑戰任務,孩子們透過簡易指令操作,模擬自動澆水、除草、採收等場景,在遊戲中理解生活與科技的連結,也在每一次成功回饋中建立起「我做到了」的信心。他們參與「智慧農場藍圖」與「農產品圖卡AI設計」任務,不僅學會觀察與表達,更學會相信自己也能是有想法、有能力的創造者。

這也是一堂真正的融合教育課。參與的南大教育系與幼教系師資生,以及逢甲大學的跨校夥伴,從教案構思到教學執行全程參與,以溫柔又堅定的陪伴,耐心傾聽孩子的需求,適時調整教學方式,陪著孩子從「我不行」走向「我可以」。南大師資生們也在過程中深受觸動:「孩子們在課堂中專注學習、勇敢發表、充滿創意,讓我們再次相信——教育的力量,不是讓孩子變得一樣,而是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南大教育系吳純萍教授表示:「我們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步調中找到光亮。融合教育的關鍵不只是包容,而是用設計的力量與科技的工具,創造每個孩子都能成功的機會。我很感謝能再次跟洛津國小合作,感謝洛津國小校長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與信任,讓大學生能真正深入現場學習,也見證教育的真實價值。」

營隊最後一天,洛津國小周校長也感性地說:「看到孩子們三天來的改變,真的非常感動。每一張課堂照片,都記錄著他們最專注、最閃亮的模樣。這次營隊,證明了只要用心設計與引導,每個孩子都能學習、都能發光。」

這三天不只是學習技能的歷程,更是一場彼此鼓舞、共同成長的經驗。孩子們在這場名為「食農星球」的旅程中,不只是「學會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自己能學、敢創作、願分享。他們的眼神與笑容,是這場融合教育最真摯的回饋,也是未來繼續前行的光亮。每個孩子,都是閃耀的主角,正用自己的步伐,探索屬於自己的世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