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 中央社
丹娜絲颱風後再增3例類鼻疽 均曾接觸汙水汙泥
近日豪雨致災,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上週新增3例本土類鼻疽,均曾接觸汙水汙泥,丹娜絲颱風後累積已13例;颱風後亦增4例鉤端螺旋體病例,其中3例曾接觸汙水汙泥。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國內7月29日至8月4日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個案居住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1日至7月30日,經疫調發現,3人皆有汙水汙泥接觸史。
郭宏偉說明,今年國內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05年及2024年(均為48例),以65歲以上22例,和50至64歲11例為主要年齡層;其中13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高雄市11例、台南市1例及台中市1例。
鉤端螺旋體病例部分,郭宏偉說明,丹娜絲颱風後增加4例,分布台中市3例、花蓮縣1例,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日至7月22日間,其中3例曾有汙水汙泥接觸史,另1例則推測可能是吸入性感染。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共19例,低於近5年同期。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等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造成吸入性感染,請民眾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亦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
曾淑慧提醒,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近期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風災後也可能引起腹瀉、登革熱疫情,曾淑慧表示,監測資料顯示,國內7月27日至8月2日腹瀉門急診就診10萬8551人次,較前週11萬7199人次下降7.4%,近期就診趨勢持平。登革熱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24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提醒仍有造成疫情擴散風險。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國內7月29日至8月4日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個案居住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1日至7月30日,經疫調發現,3人皆有汙水汙泥接觸史。
郭宏偉說明,今年國內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05年及2024年(均為48例),以65歲以上22例,和50至64歲11例為主要年齡層;其中13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高雄市11例、台南市1例及台中市1例。
鉤端螺旋體病例部分,郭宏偉說明,丹娜絲颱風後增加4例,分布台中市3例、花蓮縣1例,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日至7月22日間,其中3例曾有汙水汙泥接觸史,另1例則推測可能是吸入性感染。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共19例,低於近5年同期。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等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造成吸入性感染,請民眾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亦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
曾淑慧提醒,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近期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風災後也可能引起腹瀉、登革熱疫情,曾淑慧表示,監測資料顯示,國內7月27日至8月2日腹瀉門急診就診10萬8551人次,較前週11萬7199人次下降7.4%,近期就診趨勢持平。登革熱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24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提醒仍有造成疫情擴散風險。
最新生活新聞
-
搶「鮮」一步!鍋烤節首納「蔬食組」不葷主義上榜 中市經發局長親自貼紅榜
(27 分鐘前) -
8、9日晴朗酷熱 吳德榮:留意颱風楊柳動向
(39 分鐘前) -
7/28豪雨致災 中市水利局積極啟動災後重建 全力修復市民家園
(40 分鐘前) -
結合中山醫大推廣科技智慧防災 中市勞工局打造科技導向職場智慧防災新模式
(47 分鐘前) -
護理師列「想辭職4原因」! 揭月薪4萬、包山包海:我們的命不值錢
(4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