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 中央社
                
            
            
        
        
        
        攜手向前!花蓮熱情接待雲林縣政府團隊 4訪見證深厚情誼
為持續推進觀光、文化、教育與農業等縣政政策合作與交流,雲林縣長張麗善今(6)日率縣府團隊蒞臨花蓮參訪,並由花蓮縣長徐榛蔚率縣府團隊親自接待,雙方針對2026國際少年運動會、114全國運動會在雲林、智慧農業等多項縣政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氣氛熱絡,成果豐碩。
縣長徐榛蔚表示,非常歡迎雲林縣政府張麗善縣長再次率團蒞臨交流,自2021年以來已是第4度率團訪問花蓮,雖地理位置一東一西,交通奔波近400公里,兩地情誼卻始終緊密。她希望國道六號等重要交通建設能盡速落實,拉近花蓮與雲林等西部縣市的交通距離,打通花蓮聯外交通的任督二脈。
徐縣長指出,雲林與花蓮在農業、文化及運動賽事上各具特色、相互學習。花蓮長年推動有機農業政策,雲林則為全台農業重鎮,兩地無論在農業提升、優質化、加值化,還是智慧轉型,都有許多可以讓花蓮學習交流的地方,共同為台灣優質農業努力。她也預祝雲林即將舉辦的「114年全國運動會」順利圓滿,並邀請雲林縣府協助宣傳花蓮2026年即將登場的「國際少年運動會」及「世界龍舟俱樂部錦標賽」,共同促進國際交流,展現城市魅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與徐榛蔚縣長從立法院時期即結為摯友,深知其關懷鄉土、認真問政的精神令人敬佩,每次訪花旅程都收穫滿滿,花蓮縣面臨各種天災影響下,在縣長徐榛蔚帶領下勇敢度過,相關防災經驗有頗多讓雲林縣借鏡之處。張縣長提到,受到花蓮縣推動智慧教育的啟發,雲林縣近年也成立了智慧教育中心及製造科技中心,她也力邀花蓮縣政府團隊擇日回訪雲林,兩縣持續深化交流、分享縣政治理經驗。
雙方會議中除分享施政成果,也針對2026國際少年運動會、114全國運動會在雲林、有機農業與淨零轉型等議題進行實務交流,展現兩縣在推動公共政策上的共同關切與前瞻視野。未來花蓮與雲林將持續深化合作,攜手共創兩縣的繁榮與發展。
            
            
        
            
            
            
            
            
            
            
            
            
        縣長徐榛蔚表示,非常歡迎雲林縣政府張麗善縣長再次率團蒞臨交流,自2021年以來已是第4度率團訪問花蓮,雖地理位置一東一西,交通奔波近400公里,兩地情誼卻始終緊密。她希望國道六號等重要交通建設能盡速落實,拉近花蓮與雲林等西部縣市的交通距離,打通花蓮聯外交通的任督二脈。
徐縣長指出,雲林與花蓮在農業、文化及運動賽事上各具特色、相互學習。花蓮長年推動有機農業政策,雲林則為全台農業重鎮,兩地無論在農業提升、優質化、加值化,還是智慧轉型,都有許多可以讓花蓮學習交流的地方,共同為台灣優質農業努力。她也預祝雲林即將舉辦的「114年全國運動會」順利圓滿,並邀請雲林縣府協助宣傳花蓮2026年即將登場的「國際少年運動會」及「世界龍舟俱樂部錦標賽」,共同促進國際交流,展現城市魅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與徐榛蔚縣長從立法院時期即結為摯友,深知其關懷鄉土、認真問政的精神令人敬佩,每次訪花旅程都收穫滿滿,花蓮縣面臨各種天災影響下,在縣長徐榛蔚帶領下勇敢度過,相關防災經驗有頗多讓雲林縣借鏡之處。張縣長提到,受到花蓮縣推動智慧教育的啟發,雲林縣近年也成立了智慧教育中心及製造科技中心,她也力邀花蓮縣政府團隊擇日回訪雲林,兩縣持續深化交流、分享縣政治理經驗。
雙方會議中除分享施政成果,也針對2026國際少年運動會、114全國運動會在雲林、有機農業與淨零轉型等議題進行實務交流,展現兩縣在推動公共政策上的共同關切與前瞻視野。未來花蓮與雲林將持續深化合作,攜手共創兩縣的繁榮與發展。
最新生活新聞
- 
                    
                        
 - 
                    
                        
客委會辦理客青會培力工作坊 凝聚客家青年發展客家新思維
(38 分鐘前) - 
                    
                        
芝加哥中華會館回國訪問團 徐佳青感謝共守自由民主價值
(39 分鐘前) - 
                    
                        
Native Camp原創新聞教材突破900萬堂里程碑
(41 分鐘前) - 
                    
                        
感佩許良宇雙親大愛善舉 客委會專程致敬加入共善行列
(46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