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 中央社
台師大、馬偕合作AI智慧護理車 能自主移動導航
台灣師範大學和馬偕醫院合作開發「AI智慧護理車」,能自主移動導航、語音辨識,並改良人機互動界面,讓護理人員能有更多心力投注在病患照顧上。
護理人員每天推動重達40、50公斤的護理工作車巡房,是一項龐大的體力負擔。台師大電機系教授王偉彥帶領研究團隊,透過技術減少這些重複、耗力的搬運與操作工作,整合機器視覺、語音辨識、自主移動導航與人機互動介面,打造一套智慧照護平台。
AI智慧護理車也可透過觸控螢幕操作,讓護理人員設定從護理站到病床等各路徑點,依據內建地圖自主導航,操作系統還具備靈活的多路徑設定,能不限數量配置不同路徑。
研究團隊指出,在AI技術協助下,不須繪製複雜地圖,只需以「跟隨模式」引導護理車走一次指定路線,系統便能自動記憶、再現路徑,不同場域也能迅速導入,大幅提升照護流程的便利性與即時性。
馬偕醫院副院長陳裕仁表示,傳統的護理流程,需要護理人員花費大量時間與體力在藥品、文件、器材的運送上,壓縮了與病患溝通照顧的時間。這次與台師大產學合作,在智慧醫療持續演進的今天,深化AI技術於教育、醫療、社會照護等多元應用場域。
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則期盼,透過與馬偕醫院合作,在醫療現場發揮貢獻,拓展跨領域研發成果。
護理人員每天推動重達40、50公斤的護理工作車巡房,是一項龐大的體力負擔。台師大電機系教授王偉彥帶領研究團隊,透過技術減少這些重複、耗力的搬運與操作工作,整合機器視覺、語音辨識、自主移動導航與人機互動介面,打造一套智慧照護平台。
AI智慧護理車也可透過觸控螢幕操作,讓護理人員設定從護理站到病床等各路徑點,依據內建地圖自主導航,操作系統還具備靈活的多路徑設定,能不限數量配置不同路徑。
研究團隊指出,在AI技術協助下,不須繪製複雜地圖,只需以「跟隨模式」引導護理車走一次指定路線,系統便能自動記憶、再現路徑,不同場域也能迅速導入,大幅提升照護流程的便利性與即時性。
馬偕醫院副院長陳裕仁表示,傳統的護理流程,需要護理人員花費大量時間與體力在藥品、文件、器材的運送上,壓縮了與病患溝通照顧的時間。這次與台師大產學合作,在智慧醫療持續演進的今天,深化AI技術於教育、醫療、社會照護等多元應用場域。
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則期盼,透過與馬偕醫院合作,在醫療現場發揮貢獻,拓展跨領域研發成果。
最新生活新聞
-
-
花蓮榮服處及時慰問關懷颱風撤離榮民眷
(5 小時前) -
2025/08/14 空氣品質說明(22:00)
(5 小時前) -
雲林縣114學年度國中小校長會議登場 韓國瑜應邀分享國家挑戰與教育願景
(5 小時前) -
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北京開幕 武術踢球走秀紛登場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