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8-22 | 中央社

資誠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舉辦會議 專家呼籲台灣推動公費免疫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

資誠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舉辦會議專家呼籲台灣推動公費免疫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2 10:59:45)由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主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協辦之「嬰兒RSV免疫防治策略」專家閉門會議日前在台北舉行。與會兒科感染專家與流行病學學者共同呼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嬰兒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威脅,應積極推動免疫與防治策略接軌國際。

RSV高傳染力 重症威脅不可輕忽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部長紀鑫於RSV臨床個案分享中指出,近期RSV病例明顯增多,嬰幼兒RSV症狀包含流鼻水、咳嗽、發燒,後續可能出現喘鳴、呼吸急促、唇舌發紫、活動下降等,病程約3至8天,但若惡化恐導致呼吸困難、細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需入住加護病房。紀鑫呼籲各界提高警覺,RSV並非「小感冒」,臨床變化可能快速且嚴重,務必及早就醫與妥善處置。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RSV是嬰幼兒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2019年全球5歲以下估計約3,300萬人次因RSV引發下呼吸道感染、逾360萬人次住院、約10.1萬人死亡。而台灣健保資料庫則顯示每年約2,300位一歲以下嬰兒因此住院。早產兒、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與免疫不全為高風險族群,若是發展為重症有致命風險。黃玉成表示,嬰兒RSV防治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嬰兒接種單株抗體,分為適用於高危族群、已有健保給付的短效型單株抗體,以及適用於所有嬰兒的長效型單株抗體。另一種則是透過孕婦接種疫苗再傳輸抗體給胎兒。醫療人員宜與家庭討論最適選項,以強化嬰兒出生後的保護。

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指出,後疫情時期RSV在中部多處產後護理之家與托育機構頻繁群聚,幼兒園與學校亦有明顯回升,顯示社區傳播活躍。嬰幼兒因母體抗體快速下降,再加上托育環境中鍵盤、櫃台、布沙發等界面難以徹底清潔消毒,促成病毒在機構內擴散。他呼籲應強化產後護理之家與托育場域的感染管制與訪客管理,優先改善通風與清潔消毒、落實人員健康篩檢與分區照護,同時建議父母應考慮在月子中心入住前讓嬰兒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以有效降低嬰幼兒RSV群聚感染風險。

RSV疫苗接種具成本效益 應強化宣傳並鼓勵施打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長效型單株抗體具成本效益,支持逐步納入公費,可先針對早產與弱勢族群。他強調預算有限下,分階段推行可兼顧公平性與經濟性,逐步邁向全嬰兒公費補助。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建議全嬰兒RSV免疫接種策略,包括長效型單株抗體與孕婦疫苗,多國已納入公費或健保給付。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只有高收入國家推動全嬰兒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部分中低收入國家也全面公費給付。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有29個地區建議全嬰兒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

本會議中由李秉穎針對RSV免疫接種計畫帶領專家進行綜合討論,專家一致認為,雖然台灣目前尚未納入公費,但長效型單株抗體已獲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推薦,其效益應被重視。應透過媒體宣傳、政策倡議與地方或企業補助,讓長效單株抗體施打率提升,共同守護下一代嬰兒健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