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 中央社
開隆宮榮獲「宮廟博物館」認證 結合做十六歲民俗傳承傳統工藝
開隆宮23日下午獲頒臺南市「宮廟博物館」認證,成為全市第八座獲授證的示範宮廟。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將認證座頒予開隆宮主委曾景雍,並與現場青年學子一同欣賞「七娘媽亭」工藝作品,見證傳統民俗與工藝的跨世代傳承。
為了呼應「做十六歲」成年禮活動,此次授證特別安排於七夕前週末登場。上午文化局文資處攜手開隆宮辦理「七娘媽亭手作工藝體驗」,邀請青少年親手製作專屬的七娘媽亭,不僅體驗府城獨特的成年禮習俗,更進一步認識難得一見的糊紙工藝。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自2022年推動「宮廟博物館計畫」,期望透過「博物館化」與「培力」的概念,將廟宇轉化為推廣傳統工藝與文化教育的重要場域。過去已先後授證臺灣首廟天壇、南鯤鯓代天府、三寮灣東隆宮、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臺灣府城隍廟、學甲慈濟宮及大天后宮等七間廟宇。今日開隆宮加入行列,展現府城宮廟在文化保存上的多元能量,未來也盼更多廟宇共同參與,實踐「宮廟就是傳統工藝博物館」的願景。
開隆宮位於臺南中西區,創建於1732年,主祀七娘媽。現貌為1985年重修,保存多件傳統工藝經典之作,包括潘岳雄彩繪的門神〈宮娥〉、葉進祿創作的拜亭屋脊剪黏〈甘露寺〉,以及拜殿左壁的泥塑彩繪〈歷山隱耕〉等,皆是府城工藝美學的重要見證。
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指出,開隆宮除工藝資源豐厚外,每年農曆七夕舉辦的「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成年禮,更是府城家庭世代傳承的共同記憶。此次特別邀請青少年親手打造七娘媽亭,體驗後再將作品於廟埕展示一週,讓更多民眾能在參拜時近距離欣賞傳統工藝之美。此舉不僅延續民俗儀式的精神,也呼應「宮廟博物館計畫」的核心價值──保存並讓大眾重新看見傳統工藝的獨特意義。
為了呼應「做十六歲」成年禮活動,此次授證特別安排於七夕前週末登場。上午文化局文資處攜手開隆宮辦理「七娘媽亭手作工藝體驗」,邀請青少年親手製作專屬的七娘媽亭,不僅體驗府城獨特的成年禮習俗,更進一步認識難得一見的糊紙工藝。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自2022年推動「宮廟博物館計畫」,期望透過「博物館化」與「培力」的概念,將廟宇轉化為推廣傳統工藝與文化教育的重要場域。過去已先後授證臺灣首廟天壇、南鯤鯓代天府、三寮灣東隆宮、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臺灣府城隍廟、學甲慈濟宮及大天后宮等七間廟宇。今日開隆宮加入行列,展現府城宮廟在文化保存上的多元能量,未來也盼更多廟宇共同參與,實踐「宮廟就是傳統工藝博物館」的願景。
開隆宮位於臺南中西區,創建於1732年,主祀七娘媽。現貌為1985年重修,保存多件傳統工藝經典之作,包括潘岳雄彩繪的門神〈宮娥〉、葉進祿創作的拜亭屋脊剪黏〈甘露寺〉,以及拜殿左壁的泥塑彩繪〈歷山隱耕〉等,皆是府城工藝美學的重要見證。
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指出,開隆宮除工藝資源豐厚外,每年農曆七夕舉辦的「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成年禮,更是府城家庭世代傳承的共同記憶。此次特別邀請青少年親手打造七娘媽亭,體驗後再將作品於廟埕展示一週,讓更多民眾能在參拜時近距離欣賞傳統工藝之美。此舉不僅延續民俗儀式的精神,也呼應「宮廟博物館計畫」的核心價值──保存並讓大眾重新看見傳統工藝的獨特意義。
最新生活新聞
-
-
黃埔親愛精誠傳承!臺南榮家樂迎暖心拜訪
(5 小時前) -
嘉義榮服處自強學子相見歡 深化全民國防溫馨圓滿感性
(6 小時前) -
《三清》桃園電影節世界首映 「眾神踏星光 紅毯映信仰」掀話題
(6 小時前) -
2025/08/25 空氣品質說明(22:00)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