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 中央社
《萬博追踪》從1970年大阪世博穿越半世紀 揭開第21屆大阪亞洲影展序幕
第21屆大阪亞洲影展今(29)日開幕,由臺灣電影《萬博追踪》擔任開幕片揭開影展序幕。女主角翁倩玉出席和影迷重溫55年前的世博場景及回憶,在開幕對談交流中,昨日參觀2025年大阪世博的翁倩玉表示,1970年的世博充滿了對未來、宇宙與近未來的期待;而正在舉行的這屆大阪世博,則讓人思考我們為了未來應該做些什麼,並展現了自然與生命共存的意涵。由於《萬博追踪》一片中,可以看到翁倩玉在1970年世博會場中縱橫奔走,內容結合了歌舞、懸疑等豐富元素。「接下來觀眾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的喔!請好好享受吧!」她充滿魅力的笑容話語,會場笑語掌聲不斷。
為呼應世博重返大阪,本(21)屆大阪亞洲影展開幕片特別選映1970年由偶像明星翁倩玉主演的臺灣電影《萬博追踪》,不同以往,駐日臺灣文化中心與大阪亞洲影展合作「臺灣電影特集」於影展期間上映8部臺灣電影選片過程中,影展資深策展人暉竣創三就《萬博追踪》在本屆影展的角色作了交流及共識,隨後便是等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精湛數位修復逐秒逐格耐心修復損壞的膠捲,最終,在影展前順利完成修復並擔綱開幕片角色。
在《萬博追踪》中,翁倩玉飾演臺灣館接待員,為找尋接濟她家人的神秘恩人,跑遍當時整個世博場館,也意外地在電影中記錄下55年前全亞洲首次世界博覽會的大阪世博盛況。劇中岡本太郎的太陽之塔、丹下健三的主會場、對未來充滿美好想像的各國場館,以及球型空中纜車、管狀高架電動步道、單軌列車等無比新奇的設施、參觀民眾的表情及舉止衣容盡入眼底,在《萬博追踪》的時間膠囊中看到當時地球村景象及人們對未來的盼望。同時,也可見當年大阪世博中中華民國館的風貌,由旅美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展館外觀,入口矗立楊英風創作的巨型鋼雕「鳳凰來儀」,館內則以多媒體投影展示故宮文物、瓷器、書法與印刷術等,彰顯「傳統與進步」主題,使展館帶有鮮明的官方政宣色彩,這些場景被完整攝入電影中,也成為珍貴的歷史影像。
駐日代表李逸洋也特別對本次活動表達恭賀之意,並讚佩翁倩玉演藝成就專業、非凡,其雖旅居日本,但長年以來支持臺灣、積極促進臺日交流。李逸洋2個多月前在羽田機場巧遇翁倩玉,知道她花3個月時間在臺灣拍片,又全力準備8月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的演唱會,整場26首曲子歌詞皆記在腦中,全力為臺灣付出,內心讚嘆欽佩不已。
李逸洋並表示,這部《萬博追踪》電影1970年上映時,臺灣和日本還有外交關係,後來臺日正式外交關係中斷,但數10年來臺日仍維持友好的友誼和合作。現今國際社會的合作和互信已不再是以外交關係存在與否為交流基礎,而是形成以民主國家和紅色專制國家的不同價值區隔,做為國際交流的信念與信賴基礎。
文化部長李遠也表示,本次大阪亞洲影展中,透過臺灣數位修復技術,讓《萬博追踪》得以重回大銀幕,把半世紀前的世博風景再次帶到觀眾眼前,這不只是電影的復活,也是臺灣長年耕耘影視數位修復與典藏的成果,透過這些影像,世界得以與臺灣電影的記憶重逢,也能看見臺灣電影的溫度與力量。李遠特別對於翁倩玉演出專業、卓越,數10年來感動與陪伴大家,成就不凡並深受大家喜愛,表達至高敬意;也感謝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褚明仁及工作同仁,為臺灣電影修復與典藏上的努力,並祝福大阪亞洲影展圓滿成功。
同時,李逸洋及李遠也特別請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曾鈐龍於開幕當日,親向出席的翁倩玉及大阪影展主辦單位轉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感謝。
為呼應世博重返大阪,本(21)屆大阪亞洲影展開幕片特別選映1970年由偶像明星翁倩玉主演的臺灣電影《萬博追踪》,不同以往,駐日臺灣文化中心與大阪亞洲影展合作「臺灣電影特集」於影展期間上映8部臺灣電影選片過程中,影展資深策展人暉竣創三就《萬博追踪》在本屆影展的角色作了交流及共識,隨後便是等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精湛數位修復逐秒逐格耐心修復損壞的膠捲,最終,在影展前順利完成修復並擔綱開幕片角色。
在《萬博追踪》中,翁倩玉飾演臺灣館接待員,為找尋接濟她家人的神秘恩人,跑遍當時整個世博場館,也意外地在電影中記錄下55年前全亞洲首次世界博覽會的大阪世博盛況。劇中岡本太郎的太陽之塔、丹下健三的主會場、對未來充滿美好想像的各國場館,以及球型空中纜車、管狀高架電動步道、單軌列車等無比新奇的設施、參觀民眾的表情及舉止衣容盡入眼底,在《萬博追踪》的時間膠囊中看到當時地球村景象及人們對未來的盼望。同時,也可見當年大阪世博中中華民國館的風貌,由旅美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展館外觀,入口矗立楊英風創作的巨型鋼雕「鳳凰來儀」,館內則以多媒體投影展示故宮文物、瓷器、書法與印刷術等,彰顯「傳統與進步」主題,使展館帶有鮮明的官方政宣色彩,這些場景被完整攝入電影中,也成為珍貴的歷史影像。
駐日代表李逸洋也特別對本次活動表達恭賀之意,並讚佩翁倩玉演藝成就專業、非凡,其雖旅居日本,但長年以來支持臺灣、積極促進臺日交流。李逸洋2個多月前在羽田機場巧遇翁倩玉,知道她花3個月時間在臺灣拍片,又全力準備8月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的演唱會,整場26首曲子歌詞皆記在腦中,全力為臺灣付出,內心讚嘆欽佩不已。
李逸洋並表示,這部《萬博追踪》電影1970年上映時,臺灣和日本還有外交關係,後來臺日正式外交關係中斷,但數10年來臺日仍維持友好的友誼和合作。現今國際社會的合作和互信已不再是以外交關係存在與否為交流基礎,而是形成以民主國家和紅色專制國家的不同價值區隔,做為國際交流的信念與信賴基礎。
文化部長李遠也表示,本次大阪亞洲影展中,透過臺灣數位修復技術,讓《萬博追踪》得以重回大銀幕,把半世紀前的世博風景再次帶到觀眾眼前,這不只是電影的復活,也是臺灣長年耕耘影視數位修復與典藏的成果,透過這些影像,世界得以與臺灣電影的記憶重逢,也能看見臺灣電影的溫度與力量。李遠特別對於翁倩玉演出專業、卓越,數10年來感動與陪伴大家,成就不凡並深受大家喜愛,表達至高敬意;也感謝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褚明仁及工作同仁,為臺灣電影修復與典藏上的努力,並祝福大阪亞洲影展圓滿成功。
同時,李逸洋及李遠也特別請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主任曾鈐龍於開幕當日,親向出席的翁倩玉及大阪影展主辦單位轉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感謝。
最新生活新聞
-
-
搶博愛座踢鐵板!老翁嗆「年輕人好手好腳」 一看身分證糗了
(1 小時前) -
國內外專家蒞金 共同交流海洋保護區治理經驗
(1 小時前) -
迎接台韓大團高雄開唱 高市府攜商圈夜市及百貨 再推澎湃追星應援優惠
(1 小時前) -
午後雷雨再2天!週四飆回38度 95W路徑對「這國家」不友善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