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9-01 | 中央社

本土牙醫喊波波上限入法 石崇良:秉溝通無礙討論

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今天上任,本土牙醫團體再開記者會,喊話廢止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明文制定波波實習名額上限為國內招生總額1/10。石崇良說,會秉持溝通無礙的方式討論。

「波波醫師」是指波蘭等東歐與中歐國家醫學及牙醫學歷的台籍畢業生。因應醫師法第4條於民國111年修正,對於持國外學歷報考醫師考試者,一律須先通過教育部學歷甄試,而對於國外醫學學歷仍須透過一定程序審查與採認,以確認其與國內同級同類學校規定相當,衛福部去年11月25日公告修正醫師法施行細則。

石崇良今天在部長交接典禮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過去學歷採認原則僅是行政指導,但因其涉及人民權利義務,根據法律授權原則,應該回歸法律訂定,因此才在111年修法,並配合修法將相關認定原則寫入施行細則。因此自己認為,這在程序上是更嚴格、更嚴謹的做法,至於內容方面,若仍有需要討論之處,將秉持過去一向溝通無礙的方式來做討論。

本土小牙醫聯盟暨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姚欣宜在「反對醫師法施行細則放水波波 請新任衛福部長懸崖勒馬!」記者會上表示,國內教學資源有限,再增加波波名額將會危及醫師訓練品質及國民健康,也會剝奪本土學生受教權。醫師人力過剩將導致過度醫療,增加醫療成本,擴大健保財務危機。

姚欣宜指出,波波醫師問題在民國98年第一次引爆,2000多名醫學生上街抗議。當時石崇良擔任衛生署醫事處長,召集相關部會,決議波波實習名額為國內醫學系招生名額的1/10。但衛福部在111年和去年都試圖增加波波實習名額,盼石崇良上任部長後懸崖勒馬,立刻廢止大開波波前門的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

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黃映綺指出,波波問題核心有兩項,一是國外學歷的審核,二是臨床實習名額的管控。這兩者早在民國106年及98年已有明文規範,波波們在出國時就已經清楚。歷年波波針對審核或名額提告均敗訴,相關規範合法合憲。

黃映綺表示,期盼「敢改革、敢承擔」的石崇良展現魄力和決心,將「波波實習名額不得超過國內招生總額十分之一」明文入法,守護台灣醫療與教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