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 中央社
台南市博典藏七娘媽亭彩紙 保存七娘媽信仰記憶
「做十六歲」是台南府城特有成年禮,台南市立博館物館則典藏2件七娘媽亭彩紙,完整保存「七娘媽信仰」常民文化記憶。
府城「做十六歲」傳承自清領時期,源起於舊城區五條港,當時港區有童工,薪資是成年人一半,一旦到16歲就能領全薪,家人多會設宴款待工頭及親朋好友。
隨著時代演進,「做十六歲」成年禮多於七夕(農曆7月7日)由16歲青少年向七娘媽祭拜;台南主祀七娘媽廟宇主要是開隆宮和臨水夫人廟,但成年禮儀多在開隆宮舉辦,之後在市府推廣下,逐漸成為全市活動。
台南市立博物館典藏2件七娘媽亭彩紙,完整保存「七娘媽信仰」常民文化記憶,其中「獻壽進祿」彩紙更描繪牛郎、織女與子女歡聚景象,映照出人們對家庭幸福與兒女順遂的深切祈望。
館方指出,現代人習慣將七夕當成情人節,但館藏文物顯示古人更在意家庭和孩子的安康;「七娘媽信仰」不僅是神明護佑象徵,也是代代相傳的守護。
館方表示,過往孩子年滿16歲時舉行「鑽七娘媽亭」儀式,俗稱「出鳥母宮」或「出婆媽」,以表達對七娘媽的感恩,這場儀式標誌著成年,也是父母為孩子準備的溫柔和祝福,期盼他們勇敢邁向人生新階段。
府城「做十六歲」傳承自清領時期,源起於舊城區五條港,當時港區有童工,薪資是成年人一半,一旦到16歲就能領全薪,家人多會設宴款待工頭及親朋好友。
隨著時代演進,「做十六歲」成年禮多於七夕(農曆7月7日)由16歲青少年向七娘媽祭拜;台南主祀七娘媽廟宇主要是開隆宮和臨水夫人廟,但成年禮儀多在開隆宮舉辦,之後在市府推廣下,逐漸成為全市活動。
台南市立博物館典藏2件七娘媽亭彩紙,完整保存「七娘媽信仰」常民文化記憶,其中「獻壽進祿」彩紙更描繪牛郎、織女與子女歡聚景象,映照出人們對家庭幸福與兒女順遂的深切祈望。
館方指出,現代人習慣將七夕當成情人節,但館藏文物顯示古人更在意家庭和孩子的安康;「七娘媽信仰」不僅是神明護佑象徵,也是代代相傳的守護。
館方表示,過往孩子年滿16歲時舉行「鑽七娘媽亭」儀式,俗稱「出鳥母宮」或「出婆媽」,以表達對七娘媽的感恩,這場儀式標誌著成年,也是父母為孩子準備的溫柔和祝福,期盼他們勇敢邁向人生新階段。
最新生活新聞
-
夜奇鴨快閃大東大東東夜市歡樂夏夜!黃偉哲現場發放限量夜市券
(1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榮欣志工隊務會議 凝聚服務力量
(1 小時前) -
2025/09/02 空氣品質說明(22:00)
(2 小時前) -
孩童「筷子擋壽司」未取走!一票人怒了 壽司郎提3點防範
(2 小時前) -
麻豆新樓醫與南市消合辦多重外傷教育訓練 強化臨床應變能力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