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9-03 | 中央社

KPMG《全球銀行永續揭露報告》:關聯性、重大性與數據品質成永續評估關鍵指標

KPMG今(3)日發表《全球銀行永續揭露報告》指出,儘管全球有高達91%的銀行已公開承諾邁向淨零排放,實際揭露行動卻明顯落後,僅48%的銀行揭露其財務碳排涵蓋的授信組合比例金額,且57%的銀行氣候數據落後財報至少一年,凸顯銀行業在永續接漏上仍面對很大的挑戰。

本次報告涵蓋歐洲、美洲、亞洲等地共33家主要銀行,深入剖析其ESG揭露策略與數據實踐,呈現在揭露的進展與落差並存的現況。隨著ESG揭露日趨標準化,資訊的關聯性、重大性與數據品質,已成為評估銀行轉型進度與營運韌性的核心指標。

氣候揭露相對完整 ECL與生物多樣性揭露仍顯不足

報告顯示,氣候變遷議題為目前揭露最完整的項目。雖氣候風險對信用風險管理與預期信用損失(ECL)的影響普遍被討論,不過氣候相關預期信用損失(ECL)的量化數字較小,以揭露金額來看對ECL的影響相對有限;在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揭露,亞洲相較英國、美洲來說,僅為數據或簡短描述。

在社會面向,歐盟及英國在員工相關議題揭露最為全面,而澳洲則在稅務透明度治理上領先其他區域。

淨零承諾高達91% 但範疇三財務碳排揭露不到五成

儘管91%的銀行已宣示淨零目標,但揭露其授信組合中涵蓋財務碳排放(Financed Emissions)的金額僅有48%,顯示揭露與推動仍有明顯落差。

財務碳排放(Financed Emissions)屬於溫室氣體排放的範疇三,是評估銀行在投融資過程中對低碳轉型影響力的關鍵指標。然因數據與方法學仍在發展階段,不僅揭露率不足,既有數據也常見年度修正,缺乏穩定性與一致性。儘管已有過半數銀行(57%)說明財務碳排放目標的實現進度,但缺乏標準化指標與衡量基準,使得外界難以進一步了解其減碳策略的實質進展。

揭露時效性不足 57%銀行氣候數據落後財報超過一年

報告指出,73%的銀行能同步發布財報與永續報告,但在關鍵的氣候數據,仍有高達57%的銀行延後揭露一年以上,主因在碳排數據需仰賴價值鏈上下游收集與第三方查證流程,增加作業難度及時效落差。

數據品質參差不齊 房地產揭露品質明顯偏低

目前有82%銀行已採用PCAF(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方法學來衡量其財務碳排放。但其資料品質等級分為五級,從精確的企業特定資料(Level 1)到模型估算或產業平均值(Level 5)不等。

報告指出,房地產類貸款的揭露品質普遍低於企業貸款,導致資料可信度與可比性受限,進而影響目標設定與風險評估的有效性。鋼鐵、鋁、航運等產業的碳排放數據品質相對較高,而住宅與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的品質則偏低;台灣銀行雖多已導入PCAF方法學,但目前仍以外部平均值或推估模型為主,顯示借款戶配合度、產業資料可得性,及內部風控模型的建立能力,皆是影響揭露品質的關鍵因素。若在低品質數據基礎上設定減碳目標,將可能面臨誤判風險與執行落差,亟需進一步強化資料盤查能力與產業協作。

85%銀行已將永續治理納入高層獎酬機制

治理方面,所有受訪銀行均已將永續策略納入董事會架構中,且85%銀行高階主管的獎酬制度與永續指標接軌;近三分之二同時納入短期與長期的永續KPI。然而,在AI倫理與演算法偏誤等科技風險,僅42%有相關揭露,且多為質性說明,顯示揭露的深度與標準化仍有待提升。

台灣銀行業揭露與數據品質挑戰並存

台灣政府與銀行產業積極投入接軌國際永續框架與揭露,多數銀行已導入PCAF方法學,並開始揭露財務碳排放,不過,在治理架構與關鍵指標揭露上缺乏整合性,使投資人難以從揭露內容辨識永續策略對營運與財務表現的實質影響,與KPMG全球調查報告結果相符。銀行揭露雖有進展,但仍面臨四大挑戰,包括財務碳排放涵蓋不足、數據品質落差、永續金融成果揭露整合度不佳,以及科技風險揭露尚未普及。

KPMG:永續揭露須從董事會層級主導,對標IFRS、深化供應鏈影響力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指出,永續揭露已非單一部門能獨立推動的任務,而需仰賴跨部門協作與治理層級的主導。他呼籲台灣銀行業應提高治理層級,由董事會層級主導並擴展影響範圍至上下游供應鏈,並針對重大主題,建立具代表性的量化揭露內容,尤其如財務碳排放、永續金融授信、治理架構透明性等,逐步對標IFRS等國際準則,以回應監管與市場的雙重期待。

全球ESG揭露標準逐步制度化,銀行業面臨的不僅是合規壓力,更是建立市場信任與展現策略能力的機會。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副總經理狄佳瑩也補充,隨著銀行業相關永續揭露實務漸趨成熟,也進入一個瓶頸階段,例如數據品質的提升也需要外部政策與產業的支持。她指出,隨著IFRS永續揭露準則的落地,台灣銀行業應由上而下強化永續風險辨識與內部溝通,才能發揮金融業在引領產業轉型的關鍵影響力。

關於《全球銀行永續揭露報告》

*KPMG發表《全球銀行永續揭露報告》,針對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等五大區域的33家主要銀行,以其2024年揭露報告為基準,並與2023年進行比較分析。調查涵蓋氣候資訊揭露(如財務碳排放、促進投融資排放、淨零目標與減碳進度)、永續金融產品、董事會治理機制等關鍵議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