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 中央社
氣候變遷與醫學及教育國際研討會 中山醫大登場
中山醫學大學今天舉辦「2025氣候變遷與醫學及教育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新加坡及國內產官學專家,聚焦氣候變遷對醫學教育、臨床實務與公共政策的影響。
中山醫大展現跨領域合作迎戰健康危機的決心,舉辦「2025氣候變遷與醫學及教育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國內醫學、公衛與環境科學專家、臨床醫師參與,期望將氣候議題納入課程核心,培養具前瞻視野與社會責任的人才。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致詞表示,衛福部、勞動部及環境部共同推動「健康領域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包括強化緊急醫療、防疫量能,建立監測與預警系統,以及高低溫關懷服務,守護脆弱族群等。未來將持續跨部會合作,從健康風險管理到社會支持系統,全面提升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的韌性。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說,氣候變遷已從環境議題轉變為健康威脅,醫學教育不應僅止於診斷與治療,更需理解其對健康的衝擊,並具備跨領域合作能力。透過與國際專家交流,期望引入經驗,推動符合在地需求的課程發展,成為教育革新的起點。
中山醫大醫學院院長葉兆斌則表示,「氣候變遷與健康」不僅是教育議題,更是全民健康的基礎,期待跨國合作讓臨床觀察與數據能反映於政策,打造更具韌性的健康體系。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蘇峻弘提醒,極端氣候與空污已對心肺疾病造成威脅,須從流行病學與公共政策雙管齊下因應。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則分享台灣在減災、再生能源與減碳上的努力,呼籲跨部門合作。中山醫大講座教授楊仁宏建議醫學教育納入氣候敏感性疾病,並推動跨領域合作,以培養具備韌性的醫療人力。
中山醫大展現跨領域合作迎戰健康危機的決心,舉辦「2025氣候變遷與醫學及教育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國內醫學、公衛與環境科學專家、臨床醫師參與,期望將氣候議題納入課程核心,培養具前瞻視野與社會責任的人才。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致詞表示,衛福部、勞動部及環境部共同推動「健康領域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包括強化緊急醫療、防疫量能,建立監測與預警系統,以及高低溫關懷服務,守護脆弱族群等。未來將持續跨部會合作,從健康風險管理到社會支持系統,全面提升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的韌性。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說,氣候變遷已從環境議題轉變為健康威脅,醫學教育不應僅止於診斷與治療,更需理解其對健康的衝擊,並具備跨領域合作能力。透過與國際專家交流,期望引入經驗,推動符合在地需求的課程發展,成為教育革新的起點。
中山醫大醫學院院長葉兆斌則表示,「氣候變遷與健康」不僅是教育議題,更是全民健康的基礎,期待跨國合作讓臨床觀察與數據能反映於政策,打造更具韌性的健康體系。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蘇峻弘提醒,極端氣候與空污已對心肺疾病造成威脅,須從流行病學與公共政策雙管齊下因應。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則分享台灣在減災、再生能源與減碳上的努力,呼籲跨部門合作。中山醫大講座教授楊仁宏建議醫學教育納入氣候敏感性疾病,並推動跨領域合作,以培養具備韌性的醫療人力。
最新生活新聞
-
-
影/喜樂保育院攜手二林社大聯展 藝術搭起同理與共感的橋梁
(30 分鐘前) -
靠投資過生活!他自曝「8個月沒上班」 每月股息加獲利最高近3萬
(32 分鐘前) -
北藝大新媒系「向星門的迴聲」亮相奧地利 林茲電子藝術節見證台灣新媒體藝術
(33 分鐘前) -
台中強降雨現災情 路樹圍牆倒塌、泥水淹路面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