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4° / 31° )
氣象
2025-09-10 | 中央社

北模出題媽媽是代理孕母惹議 林靜儀:重新思考契機

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惹議,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不評論題目適切與否,當代孕議題涉及自身或親人,立場與觀點可能轉變,現在正是重新思考政策與法律方向的契機。

台灣尚未合法「代理孕母」,由於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增訂代理孕母制度引議論,衛福部去年12月選擇脫鉤處理,先處理單身女性、女同志適用等有共識部分,但近期北區模擬考作文試題,卻要求學生以「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為題,引發社會討論。

林靜儀昨天深夜在社群媒體threads發文,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出題,很直接可以發現的是,當女性子宮被工具化、女性身體被物體化的對象是自己親近的家人時,多數人就很難接受「器官(身體)借用一下」這件事了。

林靜儀今天上午接受媒體聯訪時進一步說明,不評論考題是否合適,這次想強調的是,過去大家在討論代孕議題時,委託他人用身體幫生育孩子,來完成生育願望,很多人會認為「這很好啊,幫助別人是一件善事」,將這樣的舉動視為單純的利他行為。

但當自己或親人涉及其中,想法可能不同。林靜儀說,對於考題在高中生之間引起很大討論,感到有些意外,但高中生反映往往是很直覺的,正好提供一個機會,讓大家想想當某些政策與自己切身相關時,是否還能一樣客觀、公平地看待,重新思考相關的法律與政策。

林靜儀說,以衛福部的立場,人工生殖修法草案脫鉤處理代理孕母,會持續維持這樣的決定,現在這個草案仍在行政院跑流程,代孕議題在社會上本來就有很多不同意見,隨著文化變遷,未來應該持續開放討論的空間。

台灣反代孕小組透過聲明指出,北區模擬考國文作文題目要求考生想像母親成為代理孕母,不是探討、不是辯論,而是「既成事實」。這不是作文訓練,是思想的強制灌輸。學生在這場模考被迫演出「同理教育」劇本,但這種同理,是單向的,是預設女性的犧牲是合理的。

「這不是教育,而是蠻橫的操控」,台灣反代孕小組認為,若教育者真想藉這樣的「感性題」教導同理心,應該讓學生自由選擇立場,探索不同觀點,而不是在考場上強迫他們扮演在既成事實中的支持者或掙扎者,卻不先告訴他們代孕實際上是怎樣的制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