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 中央社
管碧玲:新版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9月底發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天邀8國專家辦「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也與印尼簽合作備忘錄(MOA)。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新版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9月底發布。
研討會齊聚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與印度的27名專家及20名國內學者,聚焦海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水質與底泥維護及國際合作等核心議題。
此外,研討會中由管碧玲見證海委會與印尼哈比比中心簽MOA,象徵落實「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台」首份國際合作文件,深化兩國在海廢治理上的夥伴關係,奠定印太區域永續發展穩固基礎。
管碧玲表示,全球海洋面臨多重挑戰,如塑膠垃圾與微塑膠不斷累積,已滲透食物鏈並影響人類健康;氣候變遷導致海水升溫、酸化與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珊瑚礁、漁業資源與沿海社區安全;過度捕撈與非法漁業削弱海洋生態系統韌性;化學品、噪音等新興污染物及深海採礦,構成海洋生態潛在風險。
管碧玲也向中國喊話說,海廢無國界,超越政治障礙,共同合作應對金門、馬祖等海廢治理問題,「我們曾經努力過,但還沒有完成。」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表示,颱風引起天災與高風險,海洋污染防治上,希望緊急情況發生前,最大程度減少風險,在任何事故或事件發生時,做到200%的準備。
研討會齊聚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與印度的27名專家及20名國內學者,聚焦海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水質與底泥維護及國際合作等核心議題。
此外,研討會中由管碧玲見證海委會與印尼哈比比中心簽MOA,象徵落實「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台」首份國際合作文件,深化兩國在海廢治理上的夥伴關係,奠定印太區域永續發展穩固基礎。
管碧玲表示,全球海洋面臨多重挑戰,如塑膠垃圾與微塑膠不斷累積,已滲透食物鏈並影響人類健康;氣候變遷導致海水升溫、酸化與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珊瑚礁、漁業資源與沿海社區安全;過度捕撈與非法漁業削弱海洋生態系統韌性;化學品、噪音等新興污染物及深海採礦,構成海洋生態潛在風險。
管碧玲也向中國喊話說,海廢無國界,超越政治障礙,共同合作應對金門、馬祖等海廢治理問題,「我們曾經努力過,但還沒有完成。」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表示,颱風引起天災與高風險,海洋污染防治上,希望緊急情況發生前,最大程度減少風險,在任何事故或事件發生時,做到200%的準備。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灣電影節in熊本2025」11/1起隆重登場
(20 分鐘前) -
FUN心玩派對登場!中山、士林親子館辦外展
(26 分鐘前) -
影/二水跑水節飲水思源不忘本 林先生廟及八堡圳水道熱鬧展開
(33 分鐘前) -
十位人物照亮城市與世界 每一位都是新北之光
(34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