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 中央社
氣象署攜手港務公司 盼推動智慧港口提升安全防災
氣象署今天與港務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盼透過整合氣象科技與港口管理,成為推動智慧港口與實現永續海洋經濟不可或缺的關鍵策略,除促進港口產業發展,也能提升商港區域船舶航行安全與防災應變效能。
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在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見證下,由氣象署長呂國臣與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海氣象資訊在商港應用。
李賢義指出,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與強度持續增加,港口在營運與安全上承受更大挑戰,此次合作將推動海氣象資料共享、港區防災決策支援,以及共構「港區微氣候觀測」,初期以高雄港為示範,再逐步擴展至其他國際商港。
此外,李賢義說,透過專業教育訓練與知識交流,強化人員應變與決策能力,為港務作業打造更堅實氣象支援網。
呂國臣強調科學資料與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在資料服務方面,氣象署將擴大海氣象資訊整合至港務公司的營運管理系統,提升港口即時應變能力;在觀測量能方面,將再強化港區與船舶海氣象監測,並提供觀測儀器的專業校驗,確保優質觀測數據作為港口決策可靠依據。
呂國臣說,在人才培育方面,雙方共同辦理教育訓練與研討工作坊,讓港口作業人員具備面對極端天氣時的預報資訊判讀與應變能力;此外,雙方合作也納入永續發展目標,關注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促進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結合,實現社會共榮。
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在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見證下,由氣象署長呂國臣與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海氣象資訊在商港應用。
李賢義指出,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與強度持續增加,港口在營運與安全上承受更大挑戰,此次合作將推動海氣象資料共享、港區防災決策支援,以及共構「港區微氣候觀測」,初期以高雄港為示範,再逐步擴展至其他國際商港。
此外,李賢義說,透過專業教育訓練與知識交流,強化人員應變與決策能力,為港務作業打造更堅實氣象支援網。
呂國臣強調科學資料與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在資料服務方面,氣象署將擴大海氣象資訊整合至港務公司的營運管理系統,提升港口即時應變能力;在觀測量能方面,將再強化港區與船舶海氣象監測,並提供觀測儀器的專業校驗,確保優質觀測數據作為港口決策可靠依據。
呂國臣說,在人才培育方面,雙方共同辦理教育訓練與研討工作坊,讓港口作業人員具備面對極端天氣時的預報資訊判讀與應變能力;此外,雙方合作也納入永續發展目標,關注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促進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結合,實現社會共榮。
最新生活新聞
-
收假日國道3事故回堵 下午11壅塞路段看這
(31 分鐘前) -
基隆醫院行政大樓 最快115年登錄歷史建築
(50 分鐘前) -
英文畢業門檻調整 成大各系自訂、台大推進階課
(53 分鐘前) -
高流四週年推「不插電」 邀請徐佳瑩High唱
(55 分鐘前) -
新北採減法工程 板橋府中遊龍陸橋完成拆除
(5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