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9-18 | 中央社

竹市跨域災害防救演練登場! 邱臣遠代理市長:聯防毒災發生、強化城市應變力

新竹市政府為提升對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的應變能力,今(18)日在新竹科學園區舉辦「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及空品嚴重惡化複合式演練」。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此次攜手17個公私單位進行演練,期盼能強化跨單位協調與應變作業流程,並提高社區民眾對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災害的警覺與防護能力,協力守護宜居永續城市。

邱代理市長表示,竹市為高科技產業重鎮,目前轄內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列管業者共計118家、列管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約200種。科學園區內以半導體、電子、光電與化工等高科技產業為主,部分製程可能涉及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的使用、儲存與運輸。為因應可能發生的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洩漏、火災爆炸等災害,市府每年定期辦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演練。

環保局表示,此次演練出動救災車14輛,並動員17個公私單位,模擬災害發生時的應變流程。情境為某半導體廠因遭受不明無人機恐怖攻擊,造成氯氣鋼瓶外洩,以及矽甲烷鋼瓶洩漏起火燃燒並產生大量濃煙。現場立即啟動廠區緊急應變機制,包括成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廠區人員疏散、全力動員搶救、災區清理及環境偵檢等。廠方依標準作業程序通報鄰廠、主管機關及尋求外界支援。同時演練「毒災警報」簡訊,透過電信業者,針對演練發生毒災之聯華電子Fab 8D廠周遭1.6公里範圍內的行動電話,發送「毒災告警細胞廣播訊息」,讓民眾可於第一時間接獲災害消息,採取應變措施。

環保局說明,演練過程中強調跨單位協作與聯防。包括與消防局透過「火災空污即時監測通報系統」即時共享資訊,確保資料透明;警察局與科管局協力推動周邊居民通報、交通管制與疏散避難;科學園區業者則立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災害搶救,通報聯防組織支援救災,並與專業救災單位密切配合,現場即時回饋毒性氣體偵檢數據,提升救災效率。

環保局進一步強調,今(114)年首次成立「新竹市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會報」,並於6月召開會議,聚焦三大重點工作,包括「加強跨局處溝通聯繫」、「掌握即時正確救災資訊」及「落實防救災訓練」,以降低災害風險,保障民眾與產業安全。目前竹市全區已建置300台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同時建構「空氣品質即時監測網」(https://reurl.cc/pY4GO8),藉由高密度感測器與監測系統,即時掌握空污動態,並依據數據採取有效預防及應變措施,以保障民眾健康與安全。

環保局表示,此次演練不僅展現市府與相關單位的高度專業與協作精神,也強化各界對毒化物災害風險的認識與警覺。感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內政部、環境部、新竹科學園區員工診所、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力森諾科特殊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園里、關東里、仙水里、金山里,以及市府同仁的協力合作。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防救體系創新,攜手民眾打造更安全、韌性的幸福城市,落實淨零綠生活的環保家園。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