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 中央社
金門外海地震規模5.0 氣象署普設測站後32年最大
金門縣政府東方93.9公里外海今天上午6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氣象署表示,為普設地震站後、自1993年以來附近區域觀測到最大地震,預估不會有餘震,即使有也屬小規模。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網站,金門縣政府東方93.9公里外海今天上午6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地震深度17.2公里,最大震度金門縣、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與嘉義縣市2級。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告訴中央社記者,這起地震屬於歐亞大陸板塊內地震。他提到,當板塊在擠壓時,板塊邊緣會較多地震,而應力會再傳遞到板塊內、蓄積能量,「時間久了,它還是會破裂,就是產生地震。」
吳健富表示,從氣象署觀測資料來看,附近區域的地震不多,大多屬於極淺層地震。
吳健富指出,早期氣象署設置地震站較少,後來設置密度增加後,提高對小規模地震偵測能力,過往觀測金門附近地震規模約介於3.5到4.7間,今天這起地震也是在普設地震站後、1993年以來附近區域觀測到最大地震。
至於後續是否會有餘震,吳健富表示,應該是不會有,若有餘震,也不會太大,民眾應該是不太會有感覺。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網站,金門縣政府東方93.9公里外海今天上午6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地震深度17.2公里,最大震度金門縣、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與嘉義縣市2級。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告訴中央社記者,這起地震屬於歐亞大陸板塊內地震。他提到,當板塊在擠壓時,板塊邊緣會較多地震,而應力會再傳遞到板塊內、蓄積能量,「時間久了,它還是會破裂,就是產生地震。」
吳健富表示,從氣象署觀測資料來看,附近區域的地震不多,大多屬於極淺層地震。
吳健富指出,早期氣象署設置地震站較少,後來設置密度增加後,提高對小規模地震偵測能力,過往觀測金門附近地震規模約介於3.5到4.7間,今天這起地震也是在普設地震站後、1993年以來附近區域觀測到最大地震。
至於後續是否會有餘震,吳健富表示,應該是不會有,若有餘震,也不會太大,民眾應該是不太會有感覺。
最新生活新聞
-
金湖社福中心召開區域聯繫會議 跨域合作強化兒少安置支持
(2 小時前) -
金大114學年度社團博覽會熱鬧登場
(3 小時前) -
結合稻田彩繪慶典 竹縣關西鎮廉政宣導攜民眾反貪防詐共推廉能永續
(3 小時前) -
馬太鞍溪堰塞湖警戒 花蓮保全戶及範圍內3校停班課
(3 小時前) -
2025/09/21 空氣品質說明(22:00)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