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 中央社
金門外海地震規模5.0 氣象署普設測站後32年最大
金門縣政府東方93.9公里外海今天上午6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氣象署表示,為普設地震站後、自1993年以來附近區域觀測到最大地震,預估不會有餘震,即使有也屬小規模。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網站,金門縣政府東方93.9公里外海今天上午6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地震深度17.2公里,最大震度金門縣、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與嘉義縣市2級。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告訴中央社記者,這起地震屬於歐亞大陸板塊內地震。他提到,當板塊在擠壓時,板塊邊緣會較多地震,而應力會再傳遞到板塊內、蓄積能量,「時間久了,它還是會破裂,就是產生地震。」
吳健富表示,從氣象署觀測資料來看,附近區域的地震不多,大多屬於極淺層地震。
吳健富指出,早期氣象署設置地震站較少,後來設置密度增加後,提高對小規模地震偵測能力,過往觀測金門附近地震規模約介於3.5到4.7間,今天這起地震也是在普設地震站後、1993年以來附近區域觀測到最大地震。
至於後續是否會有餘震,吳健富表示,應該是不會有,若有餘震,也不會太大,民眾應該是不太會有感覺。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網站,金門縣政府東方93.9公里外海今天上午6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地震深度17.2公里,最大震度金門縣、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與嘉義縣市2級。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告訴中央社記者,這起地震屬於歐亞大陸板塊內地震。他提到,當板塊在擠壓時,板塊邊緣會較多地震,而應力會再傳遞到板塊內、蓄積能量,「時間久了,它還是會破裂,就是產生地震。」
吳健富表示,從氣象署觀測資料來看,附近區域的地震不多,大多屬於極淺層地震。
吳健富指出,早期氣象署設置地震站較少,後來設置密度增加後,提高對小規模地震偵測能力,過往觀測金門附近地震規模約介於3.5到4.7間,今天這起地震也是在普設地震站後、1993年以來附近區域觀測到最大地震。
至於後續是否會有餘震,吳健富表示,應該是不會有,若有餘震,也不會太大,民眾應該是不太會有感覺。
最新生活新聞
-
台日森林交流新篇章——西粟倉村百森團隊走進林田山《森林.家》展覽
(48 分鐘前) -
南華大學韓國33觀音巡禮二部曲再獲好評 頒聘4位韓國榮譽顧問
(48 分鐘前) -
嘉義縣表揚631位績優志工 翁章梁肯定「無我精神」
(49 分鐘前) -
嘉義縣舉辦全國舞蹈積分賽總決賽,600名選手角逐年度榮耀
(49 分鐘前) -
114年11月22日 馬太鞍溪堰塞湖現況資訊
(51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