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4° / 31° )
氣象
2025-09-23 | 中央社

台灣首創「里山權杖倡議」獲聯合國授權 引領農村碳匯邁向國際舞台

台灣首創「里山權杖倡議」獲聯合國授權 引領農村碳匯邁向國際舞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3 16:26:01)台灣在氣候變遷因應上再締新猷!由國立成功大學蘇彥勳教授團隊主導的「里山權杖倡議」(Satoyama Mace Initiative),於2024年9月正式獲得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UNU-IAS)里山倡議國際夥伴組織(IPSI)授權執行,成為少數由聯合國授權台灣主導的跨國永續計畫,正式宣告台灣在農業碳匯領域取得國際領先地位。

此項倡議不僅是一項減碳計畫,更是一場結合農業生技、生態保育與農村地方創生的跨域整合行動。透過將自然解方減碳技術與農民協作,計畫旨在協助農村將日常農作轉化為有價值的「碳匯」,同時落實國際碳中和與永續發展目標。

台灣經驗,世界舞台

為了將台灣經驗推向全球,計畫核心平台「SEPLS Carbon Credit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Center」已於今年2月在成功大學揭牌。該中心正與UNU-IAS、UNFCCC、UNEP、UNDP等國際組織合作,共同開發生物多樣性減碳方法學。預計於2025年10月,將有9套方法學與模組正式公告,為全球提供一套可量測、可驗證的碳匯創造標準,將致力推動「無國界減碳永續發展鏈」,促進跨國合作以應對氣候變遷。

讓農村碳匯,直通國際市場

此計畫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與國際碳市場的無縫接軌,與新加坡碳交易所合作,未來農村所創造的「生物多樣性永續碳信用」將可直接上架交易,確保農民的減碳努力能獲得實質經濟回報,打破過去碳權認證由少數國際公司壟斷的局面。目前,首個5年期減碳計畫將在嘉南平原啟動,涵蓋約4,200公頃傳統亞洲農村馬賽克地景。此計畫預估每年可產生約50萬噸碳信用,為在地農民開創新的收入來源,也為台灣農業轉型提供重要示範。

台南新農業生技產銷合作社顏振標主席表示:「碳權不僅是環保工具,更是促進產業轉型和地方活化的新契機。透過農業創新,農村將從氣候變遷的受害者,轉變為碳中和的積極參與者。」

「里山權杖倡議」誠摯邀請全球企業、國際企業與永續行動者共同加入,協助夥伴提升ESG表現與國際能見度。此計畫的啟動,不僅是台灣在全球永續發展舞台上的一大步,也為企業與在地社區的永續共榮提供了嶄新的可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