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 中央社
屏東大埔社區傳承客家文化 閹雞比賽慶伯公生
有客家「方言島」之稱的屏東縣南州鄉大埔社區,在地信仰中心大埔福德宮慶祝伯公生,昨天先舉行閹雞比賽,今晚熱鬧頒獎、辦福宴,傳承北客南遷百年精神。
依大埔社區發展協會資訊,大埔社區是南州鄉的客家「方言島」,僅為萬華村其中2鄰,戶數約70至80戶,人口約300多人,周圍村落皆為台語族群。此地居民早年從竹、苗一帶遷來,也將北部客家文化帶下來。
大埔社區信仰中心大埔福德宮,每年農曆8月2日慶祝伯公生,除連辦2天酬神戲,也在前一天舉辦閹雞比重比賽,在伯公生當天殺雞祝壽。今年冠軍雞重達14.1斤,由73歲常勝軍莊煥鑫所飼。
莊煥鑫告訴中央社記者,天候因素所致,現在雞不好養,太熱要吹電風扇、太冷要燈照,溫度要維持在約攝氏26度。奪得冠軍的雞已在他細心照顧下養一整年,「比顧小孩還難」。他本身是蓮霧農,閹雞冠軍獎金僅新台幣3000元,認真養雞不為錢,只為傳承大埔客家精神。
大埔社區女兒南州鄉代戴曉萍說,祖輩從新竹移居此地,也帶來客庄文化。以往村庄長輩都務農,在三合院養雞、鴨、鵝,不過特別的是,客家人會養可以長比較肥的閹雞,養一整年就為敬神祭拜。如今福德宮已建廟40年,後輩該做的傳承都要做,今年一樣辦閹雞比賽、酬神戲,不過首次出現信徒贊助黑鮪魚,福宴現場上演切分秀。
依大埔社區發展協會資訊,大埔社區在民國元年時期尚為沙崙溪河床,荒無人煙且雜草於溪河兩岸蔓延,從新竹縣湖口鄉客庄來的移居者戴冉,在現址大榕樹後面刺竹下立石,奉為福德正神,直到民國74年才建廟完成、入火安座。
依大埔社區發展協會資訊,大埔社區是南州鄉的客家「方言島」,僅為萬華村其中2鄰,戶數約70至80戶,人口約300多人,周圍村落皆為台語族群。此地居民早年從竹、苗一帶遷來,也將北部客家文化帶下來。
大埔社區信仰中心大埔福德宮,每年農曆8月2日慶祝伯公生,除連辦2天酬神戲,也在前一天舉辦閹雞比重比賽,在伯公生當天殺雞祝壽。今年冠軍雞重達14.1斤,由73歲常勝軍莊煥鑫所飼。
莊煥鑫告訴中央社記者,天候因素所致,現在雞不好養,太熱要吹電風扇、太冷要燈照,溫度要維持在約攝氏26度。奪得冠軍的雞已在他細心照顧下養一整年,「比顧小孩還難」。他本身是蓮霧農,閹雞冠軍獎金僅新台幣3000元,認真養雞不為錢,只為傳承大埔客家精神。
大埔社區女兒南州鄉代戴曉萍說,祖輩從新竹移居此地,也帶來客庄文化。以往村庄長輩都務農,在三合院養雞、鴨、鵝,不過特別的是,客家人會養可以長比較肥的閹雞,養一整年就為敬神祭拜。如今福德宮已建廟40年,後輩該做的傳承都要做,今年一樣辦閹雞比賽、酬神戲,不過首次出現信徒贊助黑鮪魚,福宴現場上演切分秀。
依大埔社區發展協會資訊,大埔社區在民國元年時期尚為沙崙溪河床,荒無人煙且雜草於溪河兩岸蔓延,從新竹縣湖口鄉客庄來的移居者戴冉,在現址大榕樹後面刺竹下立石,奉為福德正神,直到民國74年才建廟完成、入火安座。
最新生活新聞
-
-
林內鄉坪頂村崩塌治理啟動 中央地方協力守護居民安全
(34 分鐘前) -
教育部跨域計畫鼓勵AI融入教學 累積1160校參與
(35 分鐘前) -
非法填土暗藏廢棄物 業者圖利、地主恐背負鉅額清理費
(35 分鐘前) -
產官學守護台灣豬! 年度豬病論壇今台南登場
(4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