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 中央社
編舞家哈薩比「此時此地」比慢還慢 探問快時代
在當前影像與資訊氾濫奔流的時代,觀看本身也被稀釋且變得麻木,藝術家瑪麗亞.哈薩比帶來最新獨舞作品「此時此地」,以「慢」對抗當代快節奏與視覺速食化慣性。
瑪麗亞‧哈薩比(Maria Hassabi)表示,這部作品需要感知周遭環境,放慢速度,讓大家能去注意到每一個細節,「這一次作品放在劇場舞台,希望在這樣的環境裡探問,我們是不是還有機會在大空間感覺人跟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此時此地」全長近1個小時,沒有多餘燈光、服裝、音樂等外在干擾,也沒有敘事;哈薩比獨自站在鏡框式舞台最前緣,以「靜止」與「減速」,即「減速速率」技巧,展現古希臘雕塑輪廓與人們生活日常。
瑪麗亞.哈薩比出生於賽普勒斯,現居紐約、雅典,擁有編舞家、表演者與視覺藝術家身分,遊走於美術館、劇場及公共空間進行創作,探問「現場身體」、靜止影像與雕塑物件三者間的關係張力,並以此為核心展開藝術創作,作品橫跨現場表演、裝置、雕塑、攝影與錄像等領域。
哈薩比作品在龐畢度中心、紐約MoMA等重要美術館都有展演,是「表演進入美術館」現象的關鍵人物。策展人林人中表示,2024年他在布魯塞爾首度看到「此時此地」時,立刻認定它是「經典之作」,「她以極簡而精準方式,讓舞台上身體成為無法忽視的真實,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劇場意義。」
瑪麗亞.哈薩比獨舞作品「此時此地」,將於9月27日及28日演出,地點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
瑪麗亞‧哈薩比(Maria Hassabi)表示,這部作品需要感知周遭環境,放慢速度,讓大家能去注意到每一個細節,「這一次作品放在劇場舞台,希望在這樣的環境裡探問,我們是不是還有機會在大空間感覺人跟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此時此地」全長近1個小時,沒有多餘燈光、服裝、音樂等外在干擾,也沒有敘事;哈薩比獨自站在鏡框式舞台最前緣,以「靜止」與「減速」,即「減速速率」技巧,展現古希臘雕塑輪廓與人們生活日常。
瑪麗亞.哈薩比出生於賽普勒斯,現居紐約、雅典,擁有編舞家、表演者與視覺藝術家身分,遊走於美術館、劇場及公共空間進行創作,探問「現場身體」、靜止影像與雕塑物件三者間的關係張力,並以此為核心展開藝術創作,作品橫跨現場表演、裝置、雕塑、攝影與錄像等領域。
哈薩比作品在龐畢度中心、紐約MoMA等重要美術館都有展演,是「表演進入美術館」現象的關鍵人物。策展人林人中表示,2024年他在布魯塞爾首度看到「此時此地」時,立刻認定它是「經典之作」,「她以極簡而精準方式,讓舞台上身體成為無法忽視的真實,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劇場意義。」
瑪麗亞.哈薩比獨舞作品「此時此地」,將於9月27日及28日演出,地點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
最新生活新聞
-
-
高雄市海洋局舉辦彌陀虱想起虱目魚行銷活動
(1 小時前) -
竹縣文學盛事吳濁流文學獎頒獎 楊文科縣長:喜迎兩位外籍得獎者
(2 小時前) -
馬祖國際藝術島臺北宣傳據點 「風的方向,島的心事:馬祖進行式」講座 x 「馬祖書展」 紀州庵文學森林隆重舉行
(2 小時前) -
高雄市政府加速推動大林蒲遷村 明年1月1日起陸續啟動土地與宗教設施協議價購作業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