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 中央社
清出淤泥下一步 專家籲為花蓮災民規劃中繼安置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各地志工湧入災區助清淤。專家指出,中長程將需要安排中繼安置,且過程中應避免分散同社區住戶,以利集中在地力量,共同重建家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來自各地支援的志工「鏟子超人」湧入災區協助清淤,成為當地最美風景,但災區的長期重建,仍令不少人憂心。
有自稱來自馬太鞍部落(Fata'an)的青年也在社交平台臉書上發文表示,自23日以來,光復國小與長老教會接依靠阿美族傳統社會制度的年齡階層組織自主運作,十分需要政府的介入與協助,且回復家園需要長期時間,部落需要中繼安置計畫(不是永久屋),好讓族人住在一起,研擬符合部落需求的重建計畫。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盈豪近日在大進國小安置中心協助,他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目前各界多把注意力跟焦點放在緊急救助階段,但是除了救援、清淤,後續就學、就業、就醫、就養等生活需求與生活重建問題,也將一一浮現。
政府雖已啟動「收容所民眾短期旅宿安置」方案,讓災民可入住旅館,最多可住14天。但黃盈豪說,這僅能算是短期避難,在清淤後,災民仍會需要處所安心居住,慢慢把家園重建起來。例如在921大地震後就曾使用3天就可蓋好的組合屋,莫拉克風災後也曾使用營區中繼安置。
「若大家被分散到各自旅宿,社區的在地力量就會被打散了」,黃盈豪指出,中繼安置至關重要;且本次受災的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有自己的組織、階層及領導動員方式,這些傳統方式也都應該在救災過程中被肯認、被支持,而不是一切都由外來的人做決定。
「這並不代表要把責任丟給部落,而是政府要出最大的力量與資源支持他們」,黃盈豪期盼,透過與在地社福與民間團體、部落組織和地方教會,以及鄰里民政系統的合作,可以讓原本同社區的受災民眾,繼續在同個區域內共同生活,讓大家可以持續討論如何重建家園。
保留在地的力量、維持社區架構,黃盈豪說,這不僅能增加長期修復的機會,等有朝一日重回家園時,居民也能彼此互相協助、繼續努力生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來自各地支援的志工「鏟子超人」湧入災區協助清淤,成為當地最美風景,但災區的長期重建,仍令不少人憂心。
有自稱來自馬太鞍部落(Fata'an)的青年也在社交平台臉書上發文表示,自23日以來,光復國小與長老教會接依靠阿美族傳統社會制度的年齡階層組織自主運作,十分需要政府的介入與協助,且回復家園需要長期時間,部落需要中繼安置計畫(不是永久屋),好讓族人住在一起,研擬符合部落需求的重建計畫。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盈豪近日在大進國小安置中心協助,他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目前各界多把注意力跟焦點放在緊急救助階段,但是除了救援、清淤,後續就學、就業、就醫、就養等生活需求與生活重建問題,也將一一浮現。
政府雖已啟動「收容所民眾短期旅宿安置」方案,讓災民可入住旅館,最多可住14天。但黃盈豪說,這僅能算是短期避難,在清淤後,災民仍會需要處所安心居住,慢慢把家園重建起來。例如在921大地震後就曾使用3天就可蓋好的組合屋,莫拉克風災後也曾使用營區中繼安置。
「若大家被分散到各自旅宿,社區的在地力量就會被打散了」,黃盈豪指出,中繼安置至關重要;且本次受災的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有自己的組織、階層及領導動員方式,這些傳統方式也都應該在救災過程中被肯認、被支持,而不是一切都由外來的人做決定。
「這並不代表要把責任丟給部落,而是政府要出最大的力量與資源支持他們」,黃盈豪期盼,透過與在地社福與民間團體、部落組織和地方教會,以及鄰里民政系統的合作,可以讓原本同社區的受災民眾,繼續在同個區域內共同生活,讓大家可以持續討論如何重建家園。
保留在地的力量、維持社區架構,黃盈豪說,這不僅能增加長期修復的機會,等有朝一日重回家園時,居民也能彼此互相協助、繼續努力生活。
最新生活新聞
-
九族文化村《妖祭》X《泥娃娃》恐怖電影聯名 掀起年度驚嚇萬聖節
(7 小時前) -
臺南榮服處秋節關懷慰問住院榮民
(7 小時前) -
2025新北濕地藝術季 板橋新月橋下打造「種籽之旅」
(7 小時前) -
竹縣總圖屋頂外觀票選結果出爐 造型沖孔板方案勝出
(7 小時前) -
北港媽祖醫院雲海數位學習計畫 高齡者翻轉生活重拾幸福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