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1° )
氣象
2025-10-01 | 中央社

中國醫藥大學王紹椿教授團隊,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殊榮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生物精準醫學研究中心王紹椿教授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能夠精準辨識甲基化EGFR(meEGFR)的單株抗體。此一突破性研究成果,榮獲今年國科會「2025未來科技獎」殊榮,將於10月18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接受頒獎表揚。

王紹椿教授研究團隊在洪明奇院士的指導下,獲選今年國科會「2025未來科技獎」的技術名稱:「以甲基化EGFR為三陰性乳癌腫瘤生物標記及癌症標靶」。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博士後研究員林佑哲、資深研究助理李浤維與沈宜君,及林志偉助理教授。

團隊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創、能夠精準辨識甲基化EGFR(meEGFR)的單株抗體,並進一步將其應用於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的開發,為TNBC精準治療開啟新契機。

此項研究成果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揭示了癌症標靶的新面向,也在應用端展現臨床藥物開發潛力。meEGFR抗體的開發,不僅能作為病理診斷的新型生物標記,亦可望成為新一代精準治療藥物的基礎,提升台灣在抗體藥物與癌症治療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國科會「2025未來科技獎」共有500組研究團隊參賽,最終評選僅有83隊獲獎,競爭相當激烈;中國醫藥大學癌症生物研究中心科研團隊脫穎而出獲得肯定,象徵此研究在「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凸顯出醫學研究與臨床需求緊密結合的價值。

本研究接受教育部癌症生物精準醫學特色研究中心支持(洪明奇院士擔任總計劃主持人)。王紹椿教授懷抱信心說,未來研究團隊將持續深化抗體優化與ADC前臨床研究,並結合專利布局與技術移轉,加速新藥開發進程,期望早日造福廣大癌症患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