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10-08 | 中央社

佛光大學與宜蘭防災士協會簽署區域聯防合作協定 開啟災害韌性新篇章

佛光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在校內積極推動防災士培訓,有鑑於此,10月7日於宜蘭縣災害應變中心,佛大與宜蘭縣防災士協會共同簽署區域聯防合作協定。這項合作彰顯出全臺灣首先第一個大學學術機構與在地防災士協會正式啟動的創新協作模式,深度整合學術研究資源與在地實務經驗,宜蘭縣消防局長徐松奕非常樂見在地夥伴共同提升宜蘭縣的整體災害韌性,為地方防災工作樹立嶄新的里程碑。

佛光大學副校長馬遠榮闡述,此次合作將促使佛光大學與宜蘭縣防災士協會緊密協作,未來將共同推動多項防災任務,包括支援防災協作中心運作、協助社區建構災害韌性,以及推動防災士專業培訓。佛光大學已將防災教育與實務訓練納入其「16+2彈性學習」機制,迄今已成功培育40位經內政部認證的防災士。旨在將防災意識根植於師生日常生活,使其成為行動能力,使校園成為防災知識傳播的殿堂,並將這份能量擴展至周邊社區,發揮大學社會責任。

宜蘭縣防災士協會理事長胡飛虎強調,防災士的核心運作策略是「自助為主、互助為輔、公助協作」,期盼有效提升地方防救災實務的整體效能。透過與高等教育機構的資源整合,協會將致力於培育兼具專業知識與社會服務熱忱的防災士人才。他指出,協會成員匯聚了來自旅宿、觀光、消防、醫療救護等多元領域的專業人士,為防災工作注入了多樣化的視角與實務技能。未來,這些經專業訓練的防災士不僅能深度參與協會運作,更能為地方提供基礎應變與後勤支援能力,全面強化宜蘭縣的社區安全與災害應變韌性。

佛光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周鴻騰副教授解析,深耕多方夥伴關係是防災教育得以永續經營的關鍵要素。學術與實務強強聯手共築「自助-互助-公助」合作模式。整合了地方政府的實務管理經驗、學術機構的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育功能。同時展現出理論與實務並重、資源高效整合,有助於持續優化防災教育模式,並提升防災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佛光大學的防災教育計畫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緊密連結,涵蓋良好健康與福祉(SDG 3)、優質教育(SDG 4)、永續城市與社區(SDG 11)、氣候行動(SDG 13)及夥伴關係(SDG 17),充分彰顯高等教育在建構災害韌性體系中的核心角色與社會責任的積極實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