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 中央社
生產力中心新書《循環供應鏈》 指引企業建立生態系韌性
隨著氣候變遷、資源短缺與地緣政治衝擊日益嚴峻,全球供應鏈的線性模式(開採→生產→消費→廢棄)已難以為繼。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將於2025年11月出版新書《循環供應鏈》,本書由國際供應鏈管理專家黛博拉.杜爾(Deborah Dull)撰寫,她長期活躍於全球永續與供應鏈領域,曾於微軟、GE Digital等跨國企業推動供應鏈數位化與循環經濟策略,更是世界經濟論壇循環經濟專案的重要推動者。
近年來,疫情、能源危機及極端氣候頻發,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高度脆弱性。傳統線性經濟造成的資源浪費與環境負荷,也推動歐美與亞洲主要經濟體積極採行循環經濟政策。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畫》、中國的「工業共生」模式,皆已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杜爾在書中指出,未來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取決於效率,更取決於能否將產品、材料與能源納入循環體系,降低風險並創造新價值。
本書結構完整,分為六大主軸,逐步引導企業理解與實踐循環供應鏈:
一、從關鍵概念出發:提出線性經濟的歷史與限制,並引導讀者理解循環供應鏈的必要性。二、規模化維修:透過標準化與數位工具,延長產品生命週期,降低生產與維護成本。三、在地製造與循環:減少長距離運輸的風險與碳排,打造地方化的產業鏈,提升供應韌性。四、透明協作:建立數位化追蹤與共享機制,確保企業間協作更有效率且符合永續標準。五、治理與營運模式:提出一套永續循環的治理架構,幫助企業落實ESG與永續報告。六、行動指引:提供企業啟動循環轉型的具體步驟,協助決策者快速定位自身所處階段。
臺灣是全球電子、製造及出口的重要樞紐,但同時也高度依賴國際供應鏈。在地緣政治緊張與ESG要求日趨嚴格的情勢下,企業唯有提前導入循環供應鏈思維,才能降低外部衝擊帶來的風險,並在國際市場中維持領先地位。
作者黛博拉.杜爾憑藉多年國際實務經驗,將複雜的理論與真實案例轉化為清晰可行的架構,讓臺灣企業能快速上手並付諸行動。《循環供應鏈》不僅是一本概念性書籍,更是一本實務指南,適合各產業決策者、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以及致力於永續發展的企業閱讀。
近年來,疫情、能源危機及極端氣候頻發,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高度脆弱性。傳統線性經濟造成的資源浪費與環境負荷,也推動歐美與亞洲主要經濟體積極採行循環經濟政策。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畫》、中國的「工業共生」模式,皆已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杜爾在書中指出,未來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取決於效率,更取決於能否將產品、材料與能源納入循環體系,降低風險並創造新價值。
本書結構完整,分為六大主軸,逐步引導企業理解與實踐循環供應鏈:
一、從關鍵概念出發:提出線性經濟的歷史與限制,並引導讀者理解循環供應鏈的必要性。二、規模化維修:透過標準化與數位工具,延長產品生命週期,降低生產與維護成本。三、在地製造與循環:減少長距離運輸的風險與碳排,打造地方化的產業鏈,提升供應韌性。四、透明協作:建立數位化追蹤與共享機制,確保企業間協作更有效率且符合永續標準。五、治理與營運模式:提出一套永續循環的治理架構,幫助企業落實ESG與永續報告。六、行動指引:提供企業啟動循環轉型的具體步驟,協助決策者快速定位自身所處階段。
臺灣是全球電子、製造及出口的重要樞紐,但同時也高度依賴國際供應鏈。在地緣政治緊張與ESG要求日趨嚴格的情勢下,企業唯有提前導入循環供應鏈思維,才能降低外部衝擊帶來的風險,並在國際市場中維持領先地位。
作者黛博拉.杜爾憑藉多年國際實務經驗,將複雜的理論與真實案例轉化為清晰可行的架構,讓臺灣企業能快速上手並付諸行動。《循環供應鏈》不僅是一本概念性書籍,更是一本實務指南,適合各產業決策者、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以及致力於永續發展的企業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李遠授證 表彰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孫菊花成就
(22 分鐘前) -
新壽盼啟動協調機制 李四川籲提方案才能討論
(27 分鐘前) -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登場 長幼齊心慶豐收族人自主籌辦祭典
(36 分鐘前) -
南投茶博會9天湧123萬人次 攤位展售金額破2億
(40 分鐘前) -
高雄餐飲飯店業者推優惠 搶攻10月連假消費商機
(4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