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4° / 27° )
氣象
2025-10-09 | 中央社

海大114年傑出校友遴選結果出爐 10位海大人橫跨產官學研各界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4年度傑出校友遴選結果出爐,共有10位校友獲選,服務領域橫跨產官學研各界。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女性傑出校友人數創歷屆新高,包括中研院徐麗芬特聘研究員、張雅琳立法委員及全興集團郭怡君首席技術發展長,她們以專業成就與卓越表現,展現海大人的多元力量。海大將於10月18日72週年校慶慶祝大會上頒獎表揚。遴選會議主任委員許泰文校長表示,傑出校友不僅是母校的驕傲,也是推動海大未來最重要的力量。

本次10位新科傑出校友分別為退輔會清境農場王仁助場長(81級水產食品科學系)、農業部漁業署王茂城署長(78級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80級漁業科學學系碩士)、馬來西亞拿督江華強(74級輪機工程系)、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宋益進代理總經理(91級航運管理系碩士)、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孟培傑主任(72級海洋系)、全興集團郭怡君首席技術發展長(79級水產養殖學系/81級水產養殖學系碩士)、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徐麗芬特聘研究員(73級水產食品科學系/75級水產食品科學系碩士)、張雅琳立法委員(91級航運管理學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張傳育校長(82級航海技術系/84級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及詮德聯合律師事務所楊四猛律師(92級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

王仁助學長1992年從海大水產食品科學系畢業後,又持續提升自我,獲得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及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博士,目前不僅擔任退輔會清境農場的場長,也兼任政風及永續長。王學長從基層農業技師起步,歷練多項業務,解決武陵農場多件陳年舊案,2020年為退輔會奪下首座國家永續發展獎,個人也曾獲產銷履歷達人、模範公務人員等多個獎項。他並運用其專業取得3件植物品種權及3件專利,並已全數完成技術授權,另有發表5篇SCI 論文、7篇國內期刊論文及30篇以上的推廣性報告。

王茂城學長在漁業行政擁有完整的學經歷,曾獲全國搜救有功人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模範公務人員、海洋委員會三等海洋獎章等殊榮。在專業上,主導遠洋三法與15項子規定制定,協助解除歐盟黃牌警告,推動鮪延繩釣、魷釣及秋刀魚等遠洋漁業規範,並建立監控管制與海上執法制度;在沿近海漁業推動海洋空間多元利用規劃,並建立管理法規制度。於國際合作上,完成臺日漁業協議及臺菲合作協定談判,並參與多項雙邊協商。並在海洋事務上推動《海洋空間規劃法》草案,並簡化海洋能申設程序,全面展現推動漁業永續與海洋治理的專業影響力,獲得系友一致推薦。

江華強學長擁有海洋工程與資訊背景,20多年來致力於產業與中小企業發展,長期活躍於政策制定、企業輔導及評審工作,深受業界肯定。他並擔任BGMC璋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SBS集團獨立非執行主席、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連接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執行長及中小企業解決方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他也曾擔任總理辦公室中小企業發展顧問及多所大學的顧問,跨界連結政府、學界與企業。此外,江學長也長期參與產業獎項評審,並擔任國際健康博覽會(IWE)及馬來西亞果農公會榮譽顧問。他以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應對危機,成為業界值得信賴的顧問與夥伴。

宋益進學長曾任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港務長、基隆分公司港務長、助理副總經理兼任基隆分公司副總經理,經歷豐富。於擔任港務長期間因應疫情,督導國內客運場站、防疫登輪檢查站及醫療廢棄物回收站之設置運作,完善防疫管控,有效防堵港區疫情擴散。同時,他亦督管「臺灣國際商港未來發展及建設計畫(111–115年)」各項建設,達成整體預算100%目標。另積極督導基隆港軍用碼頭及威海營區西遷工程,遂提前於2022年7月完成新建營區點交,順利達成搬遷及拆除階段性目標,展現卓越行政效力與執行力。

孟培傑學長為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同時兼任海洋科學學院副院長、中研院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及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合聘教授,並活躍於多個學會與協會。他曾任中研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中華民國委員、太平洋科學協會中華民國委員會院聘委員,並領導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主辦多項國際研討會。孟學長發表逾200篇論文,擁有13項專利,研發「即時水質營養狀態指標(RTSI)」,能提供快速、全天候的水質評估,廣泛應用於水體監測、水產品安全與海洋生態預警。此外,他亦曾擔任多項國際學術期刊編輯與審查委員。

郭怡君學姐在全興集團服務超過30年,長期扮演學校與產業的橋樑,致力推動產學合作、培育專業人才,對母校的長期發展與學術傳承貢獻良多。她規劃並執行多項產學專案,推動學生實習、就業輔導與校園徵才,並主辦全興講座分享產業經驗,此外他也時常受邀國際研討會演講,促進跨國專業交流。學姐亦積極參與校友服務、協助學校課程發展與校園建設,主導「全興書苑」及「生命科學院館全興國際廳」整修工程,並為食品科學養殖相關領域的學生提供近千萬獎助學金,支持優秀學子完成學業,以專業經驗與熱忱奉獻母校。

徐麗芬學姊1984年從食科系進修部畢業,她在食品科學藥學領域不斷精進,致力於中草藥的研究與開發,已成功驗證多種天然化合物與其衍生物可用於癌症治療,並作為輔佐化療的角色,發表超過120篇國際學術期刊論文、7件技術授權,曾多次獲得國家新創精進獎、國家新創獎,為中草藥國際化及植物新藥領域的臺灣之光。徐學姊目前不僅受邀為臺灣13個大學研究系/所的合聘教授,擔任中醫藥規範研究學會(GP-TCM RA)董事會成員、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基因改造食品諮議會委員及多個學會與協會的委員、理事及監事。她並推動14項與海大的合作計畫,積極將專業經驗與研究能量回饋母校。

張雅琳學姐長期以行動實踐公共責任,共同創辦「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推動兒童遊戲權與都市空間改革,打造超過400座創新兒童遊戲場,並以「街道遊戲」獲BBC專題肯定。她首創跨黨派「立法院親子大聲公連線」,推動國家兒童遊戲政策及多項兒少、青少年法案,展現專業問政與高度社會責任感。同時,她守護臺語與多元母語教育,推進轉型正義,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兼顧生態保護與動物福利。從兒童遊戲權、母語傳承到轉型正義與生態保護,張學姐以行動落實制度改革與國際影響力,兼具專業、社會關懷與視野,也相當支持對海大校務發展推動。

張傳育學長無論在教學、研究、服務、產學合作或社會責任方面,皆有卓越成就。他長期深耕地方產業與產學合作,累計輔導超過400家企業導入AI技術,完成300多件產學合作與108項AI成果到位,並帶領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成為教育部特色領域「標竿中心」。近期研發之「智慧檢測提升光能效率」技術,利用AI智慧化手段改善能源效率,榮獲2024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獎。張學長兼具在地實踐力與國際影響力,發表百餘篇SCI論文,擁有13項專利,並多次獲國內外傑出學術與工程獎項,且連續多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他並帶領雲科大團隊與海大合作AI計畫,為海洋科技產業注入創新應用動能。

楊四猛學長具備完整司法實務歷練,歷任板橋、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及高等法院檢察官,並長期協助法務部與國會、監察院及各部會進行協調聯繫,展現卓越溝通能力。他積極參與法制作業,督辦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主導人權法案、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監獄行刑法、民法、洗錢防制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執行法及個資法等重要法案,對公法與私法議題皆有深入研究。同時,楊學長也提供各部會法制諮商並協助解決法制盲點,深受肯定,並長期於司法官訓練所、考試院文官學院及警政署傳授司法實務與法治經驗,致力法學傳承。

海大每年從數萬名校友中遴選出傑出校友,表彰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對國家、社會及母校的貢獻,不僅在校慶慶祝大會中表揚,未來也會邀請傑出校友們返校演講、座談,與學弟妹分享成功的經驗,並透過傑出校友聯誼會,持續發揮影響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