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 中央社
臺東197縣道最後一處瓶頸改善-萬安橋開工
提升在地交通服務品質帶動縱谷觀光發展 197縣道最後一處瓶頸改善-萬安橋開工
為改善縱谷地區交通環境並促進觀光,縣政府持續推動197縣道交通改善計畫,今(13)日舉行萬安橋改建工程開工典禮,象徵縱谷地區最後一處交通瓶頸正式邁入改善階段。縣長饒慶鈴表示,萬安橋完工後橋面將拓寬至9公尺,提供雙向通行空間,預計於明(115)年底完工,屆時將有效解決會車不便問題,成為連結池上與關山的重要交通樞紐。
饒慶鈴說明,197縣道全長約60公里,北起池上鄉,南至臺東市石川與台11乙線交會,全線串聯臺東縣縱谷區5鄉鎮,為花東縱谷除台9線以外最重要的聯絡道路。近年來縱谷地區觀光發展蓬勃,吸引遊客及自行車愛好者絡繹於途,但過去197縣道因存在許多瓶頸及危險路段,造成交通運輸及觀光功能受限。
縣府近年來投入超過6億元升級197縣道,包括危險路段改善及拓寬、邊坡整治及排水設施建置,並陸續完工,僅剩嘉武橋及萬安橋兩處瓶頸橋梁。其中池上、關山交界的嘉武橋改建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11月即可完工,萬安橋也順利開工,代表197縣道全面改善進入最後關鍵。
建設處指出,197縣道作為台9線的替代道路,近年已完成多項截彎取直與拓寬工程,提升了整體行車品質與安全。興建於民國68年的萬安橋原橋面僅5.5公尺,車輛會車常因空間不足而受阻,造成對向汽車會車需減速形成交通瓶頸。縣府經過一年多積極爭取,獲中央核定9,900萬元經費,拆除重建後橋面將達9公尺,安全性與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工程完工後,不僅可改善在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亦將串聯關山鎮與池上鄉的重要交通動脈,促進農產品運輸與觀光旅遊發展。未來縱谷地區交通更為順暢,將進一步帶動農業、觀光等產業升級,為地方繁榮注入新動能。
為改善縱谷地區交通環境並促進觀光,縣政府持續推動197縣道交通改善計畫,今(13)日舉行萬安橋改建工程開工典禮,象徵縱谷地區最後一處交通瓶頸正式邁入改善階段。縣長饒慶鈴表示,萬安橋完工後橋面將拓寬至9公尺,提供雙向通行空間,預計於明(115)年底完工,屆時將有效解決會車不便問題,成為連結池上與關山的重要交通樞紐。
饒慶鈴說明,197縣道全長約60公里,北起池上鄉,南至臺東市石川與台11乙線交會,全線串聯臺東縣縱谷區5鄉鎮,為花東縱谷除台9線以外最重要的聯絡道路。近年來縱谷地區觀光發展蓬勃,吸引遊客及自行車愛好者絡繹於途,但過去197縣道因存在許多瓶頸及危險路段,造成交通運輸及觀光功能受限。
縣府近年來投入超過6億元升級197縣道,包括危險路段改善及拓寬、邊坡整治及排水設施建置,並陸續完工,僅剩嘉武橋及萬安橋兩處瓶頸橋梁。其中池上、關山交界的嘉武橋改建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11月即可完工,萬安橋也順利開工,代表197縣道全面改善進入最後關鍵。
建設處指出,197縣道作為台9線的替代道路,近年已完成多項截彎取直與拓寬工程,提升了整體行車品質與安全。興建於民國68年的萬安橋原橋面僅5.5公尺,車輛會車常因空間不足而受阻,造成對向汽車會車需減速形成交通瓶頸。縣府經過一年多積極爭取,獲中央核定9,900萬元經費,拆除重建後橋面將達9公尺,安全性與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工程完工後,不僅可改善在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亦將串聯關山鎮與池上鄉的重要交通動脈,促進農產品運輸與觀光旅遊發展。未來縱谷地區交通更為順暢,將進一步帶動農業、觀光等產業升級,為地方繁榮注入新動能。
最新生活新聞
-
貼用印花稅票忘記銷花要受罰 網路開立印花稅繳款書繳納免煩惱
(17 分鐘前) -
楊梅故事園區五週年館慶10/18盛大開展 推廣花草美學與失智友善文化
(24 分鐘前) -
「框裡與框外-影像裡的我們,影像外的目光」臺灣原住民影像國際特展
(27 分鐘前) -
房間沒食物也有蟑螂?網實測滅蟑秘訣
(28 分鐘前) -
宜蘭張老師中心教導青少年辨識「恐怖情人」 建立健康戀愛觀
(2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