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 中央社
光復災民淹怕了 聞颱堆沙包至少堆到上次淹水高度
週末恐形成颱風「風神」,花蓮光復鄉災民不敢懈怠,住敦厚路李姓居民在家門前堆沙包,他說「淹怕了!」至少要堆到上次淹水高度才安心;鄰居也說,新牽的車要先移往高處。
71歲李金龍說,從沒有看過這麼大、又這麼黑的泥水,從房屋後面、前面沖進家內,淤泥將近到腰部,水深比自己還高,「現在想起來還是會腿軟」。
李金龍說,淹過一次就怕了,這次聽到又有颱風要來,剛清理完的一樓空間,門窗都還沒裝,今天先開始堆沙包。
他說,大門至少要堆到腰部高度才安心,光大門就超過100個沙包,他與太太力量有限,還好有替代役們幫忙,房子後面的空地淤土比後門還高,可能要堆更高。
住對面鄰居彭春明說,他家地勢較高,大門都還在,前門只要放在進出口,上次水從後門溢進家裡,沙包要加強後門及圍牆,他笑說:「主要是擋隔壁鄰居家的土跟水」。
彭春明說,上月堰塞湖溢流當天,他巡視菜園回家途中遇到大水,車子被水泡壞,嚇得他棄車逃跑;這週一才花了新台幣5萬元買一台二手車,這次防颱前要開去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停放。
佛祖街保安寺前堆放超過9萬個沙包,開放災民領取沙包,住在大華村林姓住戶自己開貨車領沙包,他說,他家是平房,上次水淹幾乎一層樓高,這次颱風前要先把家門用沙包堆好,等候撤離訊息。
住在大安村的災民說,鄰居好心幫忙送了30多個沙包,因為數量不多且沒有車輛繼續去載,就將沙包加上防水帆布,達到最大防水效果,還熱心將堆疊技巧分享在村內群組。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還在復原,週末恐有颱風帶來雨勢,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今天起至18日是災區防颱大作戰,預計18日分階段啟動疏散撤離。
71歲李金龍說,從沒有看過這麼大、又這麼黑的泥水,從房屋後面、前面沖進家內,淤泥將近到腰部,水深比自己還高,「現在想起來還是會腿軟」。
李金龍說,淹過一次就怕了,這次聽到又有颱風要來,剛清理完的一樓空間,門窗都還沒裝,今天先開始堆沙包。
他說,大門至少要堆到腰部高度才安心,光大門就超過100個沙包,他與太太力量有限,還好有替代役們幫忙,房子後面的空地淤土比後門還高,可能要堆更高。
住對面鄰居彭春明說,他家地勢較高,大門都還在,前門只要放在進出口,上次水從後門溢進家裡,沙包要加強後門及圍牆,他笑說:「主要是擋隔壁鄰居家的土跟水」。
彭春明說,上月堰塞湖溢流當天,他巡視菜園回家途中遇到大水,車子被水泡壞,嚇得他棄車逃跑;這週一才花了新台幣5萬元買一台二手車,這次防颱前要開去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停放。
佛祖街保安寺前堆放超過9萬個沙包,開放災民領取沙包,住在大華村林姓住戶自己開貨車領沙包,他說,他家是平房,上次水淹幾乎一層樓高,這次颱風前要先把家門用沙包堆好,等候撤離訊息。
住在大安村的災民說,鄰居好心幫忙送了30多個沙包,因為數量不多且沒有車輛繼續去載,就將沙包加上防水帆布,達到最大防水效果,還熱心將堆疊技巧分享在村內群組。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還在復原,週末恐有颱風帶來雨勢,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今天起至18日是災區防颱大作戰,預計18日分階段啟動疏散撤離。
最新生活新聞
-
-
獅子會300E-1區敬軍團慰勞國軍部隊辛勞
(2 小時前) -
跟著山怪走步道!千人挑戰大嶺巷步道
(2 小時前) -
台北市新聞記者俱樂部頒發會員子女獎學金 董益慶主委勉勵得獎同學勵志向學造福國家社會
(2 小時前) -
屏東後備指揮部頒贈榮民抗戰勝利80周年參戰紀念章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