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11-07 | 中央社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大院長Nicholas Terpstra談人本永續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大院長暨副校長Nicholas Terpstra首次受邀參加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而也是他第一次到訪台灣。他於佛光大學參加論壇期間,接受專訪時表示,台灣是「現代與自然交融的地方」,高樓林立、城市活力十足,同時富有山林與綠意,令人印象深刻。他說,即使下著雨,仍覺得溫暖而寧靜,雨聲在屋頂上迴響,是一種美好的聲音。

在談及來台目的時,他希望藉由此次論壇推動與三一學院的合作,促進學者、師生與社群的相互交流。他表示,雙方可以透過合作課程、學術論壇與文化活動,共同培養具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的全球公民。「我們能夠透過思想的交換、經驗的分享,建構一個更具人性、更公正的世界。」他認為,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學習共處的過程,這種「being together」的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價值。

他指出,佛教與基督教在人文精神上有共通之處,兩者皆重視利他與慈悲。三一學院致力於推動「人文基督教育」,而佛光山強調「人間佛教」與「三好」理念,兩者皆可成為跨宗教交流的橋樑,推動「人本永續」(humanistic sustainability)之實踐。他表示,這些是我們共同的價值與起點。

在談到自身的學術背景時,Nicholas Terpstra 分享他專長於歐洲早期現代史,研究歐洲與亞洲交流的起點,包括貿易、宗教與文化互動。他提到,歐洲人剛開始來到亞洲,雖帶有殖民色彩與剝削問題,但同時也促進文化與知識的相互啟發與共享。歷史告訴我們,學習與交流能開拓視野、擴大理解,而這正是今日全球教育應該延續的精神。

「會議最大的價值在於人與人的連結與對話。」Nicholas Terpstra 強調,學術論壇最重要的不只是演講,而是彼此傾聽、共食共談的時間。真正的學習往往發生在非正式的對話中,從他人的經驗與挑戰中學到如何面對自己的現實。他認為人工智慧面臨的挑戰在將一切轉化為資訊導向。而人文學科的關鍵挑戰之一在於,它致力於超越資訊本身,力求發展知識和智慧。如果我們把資訊、知識和智慧這三者連結起來,人工智慧或許能幫助我們達到資訊層面。但人類真正需要發展的是人文素養以及人性。

在談及人工智慧(AI)與人文學科的關係時,Nicholas Terpstra提出深刻觀察,AI能將一切化為資訊(information),但人文教育追求的是知識(knowledge)與智慧(wisdom);並進一步指出,AI雖能處理資訊並提升效率,但若人類只停留在「知道」的層次,而未進一步思考與反省,就會失去人性的深度與靈魂的成長。他認為,閱讀經典、思辨文本的過程是心智與情感的修煉,而這正是AI無法取代的部分。「AI是便利的工具,如果我們完全依賴它,我們將不再有真正的學習。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