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 中央社
社交減少老伯失智加劇 日照專業照顧夜間不遊走
長年投身教育、退休後仍勤於自我成長的國富伯,在82歲確診失智症,且隨社交減少,症狀越來越嚴重;幸在日照中心照顧下,生活趨穩定,晚上不再遊走,大幅減輕太太的照顧壓力。
畢業於台南師專的國富伯,長年以教育為業,退休後也勤於自我成長,參與登山社團、日文學會與健康講座,平時也常做甩手運動、閱讀報紙、練習書法等,生活充實而愉快;但在77歲時逐漸出現失智症狀,82歲時確診為輕度失智。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國富伯幾乎喪失所有生活交際,也漸漸對以往的嗜好失去興趣,個性變得十分黏人又沒安全感,幾乎24小時都不能離開太太身邊;他還開始出現遊走症狀,甚至晚上自己開門出去,曾走失了幾次,讓家人非常擔心。
在孫子的提醒下,國富伯的太太想起住處附近的伊甸日照中心,第一次參觀環境時,還處在失智初期、有點脾氣的國富伯相當抗拒,就這樣又回歸家人照顧;直到2024年,個性穩定了很多的國富伯,在5天的適應期後,終於願意留下來。
在日照中心裡,有專業的照顧團隊陪伴,固定時間上課、吃飯,和同儕相處,晚上回家就能洗澡、睡覺,讓國富伯的生活穩定許多,不僅白天有地方照顧,晚上也不再出現遊走,太太的壓力指數大幅下降,為自己建立新的生活節奏,讓家庭重新獲得平衡。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目前國內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35萬人,推估在2041年將達68萬人。失智症者因疾病影響,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認知等障礙,容易導致多種併發症及失能引起的身體機能退化,面對各自相異的症狀及疾病進程,照顧者只能靈機應變、疲於照顧。
「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全村之力,照顧老人也需要整個社會同行」,伊甸基金會透過新聞稿表示,當台灣社會越來越老,需要專業支援。基金會在日照中心照顧近400名長輩,並提供超過4萬人次的長輩營養餐食服務;呼籲大眾定期捐款支持,挹注「老人照顧服務計畫」,用心敲敲長輩的心門。
畢業於台南師專的國富伯,長年以教育為業,退休後也勤於自我成長,參與登山社團、日文學會與健康講座,平時也常做甩手運動、閱讀報紙、練習書法等,生活充實而愉快;但在77歲時逐漸出現失智症狀,82歲時確診為輕度失智。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國富伯幾乎喪失所有生活交際,也漸漸對以往的嗜好失去興趣,個性變得十分黏人又沒安全感,幾乎24小時都不能離開太太身邊;他還開始出現遊走症狀,甚至晚上自己開門出去,曾走失了幾次,讓家人非常擔心。
在孫子的提醒下,國富伯的太太想起住處附近的伊甸日照中心,第一次參觀環境時,還處在失智初期、有點脾氣的國富伯相當抗拒,就這樣又回歸家人照顧;直到2024年,個性穩定了很多的國富伯,在5天的適應期後,終於願意留下來。
在日照中心裡,有專業的照顧團隊陪伴,固定時間上課、吃飯,和同儕相處,晚上回家就能洗澡、睡覺,讓國富伯的生活穩定許多,不僅白天有地方照顧,晚上也不再出現遊走,太太的壓力指數大幅下降,為自己建立新的生活節奏,讓家庭重新獲得平衡。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目前國內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35萬人,推估在2041年將達68萬人。失智症者因疾病影響,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認知等障礙,容易導致多種併發症及失能引起的身體機能退化,面對各自相異的症狀及疾病進程,照顧者只能靈機應變、疲於照顧。
「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全村之力,照顧老人也需要整個社會同行」,伊甸基金會透過新聞稿表示,當台灣社會越來越老,需要專業支援。基金會在日照中心照顧近400名長輩,並提供超過4萬人次的長輩營養餐食服務;呼籲大眾定期捐款支持,挹注「老人照顧服務計畫」,用心敲敲長輩的心門。
最新生活新聞
-
觀音山埔里分會慶讚佛陀天降日 推動五大善行、以蔬食守護地球
(15 分鐘前) -
鳳凰颱風來襲 張麗善:超前部署全力守護鄉親安全
(20 分鐘前) -
美國泰坦創新大獎 台中購物節獲白金獎肯定
(29 分鐘前) -
「雄善文學獎」頒獎 黃鼎鈞獲首獎
(30 分鐘前) -
迎接全民普發萬元 中華電信推精采5G 購機最高折5千元
(30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