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 中央社
海南自貿港封關邁向全面開放 三大稅收政策釋放制度紅利
海南自貿港封關邁向全面開放三大稅收政策釋放制度紅利
(中央社財經訊息服務20251113 15:59:47)中國大陸宣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於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關運作,象徵中國大陸全面開放政策正式落地。封關後,海南將成為全島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制度,進一步促進貿易、資金與人員的自由流動。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指出,封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海南同時具備「雙15%」低稅負與「加工增值免關稅增值稅」制度,再加上跨境資金流動的便利化措施,對跨境製造、紅色供應鏈及區域總部營運均具顯著吸引力。
三大稅收政策紅利
1.雙15%低稅率制度:凡註冊在海南自貿港且實質營運的企業從事鼓勵類產業(包括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的主營業務達總收入60%以上,可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在海南工作的高端與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超過15%的部分免徵。相關政策將持續至2027年底。
2.零關稅範圍擴大:封關後將採取負面清單管理,零關稅稅目由1,900擴大至約6,600個(占全部稅目的74%)。凡在海南註冊並具實際進口需求的企業均可申報享惠,進口設備及原輔料免徵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顯著降低營運成本。
3.加工增值免稅新制:依據今年7月發布的《加工增值免關稅貨物稅收徵管暫行辦法》,加工增值免稅政策將於封關後擴大至全島,取消產業收入比限制,允許本地原料納入增值比例,並開放上下游企業合併計算增值率,鼓勵產業鏈合作。
以代工企業為例,假設進口100元主零件成本,採購40元境內生產的零組件與30元海南本地自產材料後,產品銷往大陸境內的價格為180元。封關前加值率=(180−(100+40))÷(100+40)=28.6%,不符合免稅門檻;但封關後增值率=(210−(100+40−30))÷(100+40)=50%,符合免稅條件。此舉有助企業靈活利用本地供應鏈,提升加值比例並享受稅負優惠。同時政策明確排除貼標、分裝等簡單加工行為,確保優惠針對具實質製造能力的企業。
此外,海南同步推行自由貿易帳戶(FT/EF帳戶)制度,協助企業進行跨境結算、融資與投資,進一步提升貿易與金融整合效率。
徐丞毅指出,封關後外商與台商仍可透過設立公司、併購或增資等方式擴大投資,並同時享受租稅優惠與供應鏈整合效益。企業可評估在海南設立研發中心、製造基地或區域總部的可行性。
但若欲適用15%低稅率與其他優惠,仍須符合「實質營運」要件,包括當地管理機構對生產經營、員工、財務及資產進行實質管理。若僅登記註冊、未具充分營運活動,可能被稅務機關否認優惠並追補稅款。企業應在規劃架構時兼顧合規與商業實體性,以降低潛在風險。
徐丞毅表示,封關後的海南有望成為中國大陸境內僅次於香港的重要自貿港。低稅負、資金自由及加工免稅等政策,使其兼具離岸製造與在岸市場的雙重優勢。若企業能兼顧投資布局與實質營運,將可搶先受惠開放政策,並形成連結中國大陸內外銷市場的營運優勢。
(中央社財經訊息服務20251113 15:59:47)中國大陸宣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於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關運作,象徵中國大陸全面開放政策正式落地。封關後,海南將成為全島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制度,進一步促進貿易、資金與人員的自由流動。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指出,封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海南同時具備「雙15%」低稅負與「加工增值免關稅增值稅」制度,再加上跨境資金流動的便利化措施,對跨境製造、紅色供應鏈及區域總部營運均具顯著吸引力。
三大稅收政策紅利
1.雙15%低稅率制度:凡註冊在海南自貿港且實質營運的企業從事鼓勵類產業(包括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的主營業務達總收入60%以上,可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在海南工作的高端與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超過15%的部分免徵。相關政策將持續至2027年底。
2.零關稅範圍擴大:封關後將採取負面清單管理,零關稅稅目由1,900擴大至約6,600個(占全部稅目的74%)。凡在海南註冊並具實際進口需求的企業均可申報享惠,進口設備及原輔料免徵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顯著降低營運成本。
3.加工增值免稅新制:依據今年7月發布的《加工增值免關稅貨物稅收徵管暫行辦法》,加工增值免稅政策將於封關後擴大至全島,取消產業收入比限制,允許本地原料納入增值比例,並開放上下游企業合併計算增值率,鼓勵產業鏈合作。
以代工企業為例,假設進口100元主零件成本,採購40元境內生產的零組件與30元海南本地自產材料後,產品銷往大陸境內的價格為180元。封關前加值率=(180−(100+40))÷(100+40)=28.6%,不符合免稅門檻;但封關後增值率=(210−(100+40−30))÷(100+40)=50%,符合免稅條件。此舉有助企業靈活利用本地供應鏈,提升加值比例並享受稅負優惠。同時政策明確排除貼標、分裝等簡單加工行為,確保優惠針對具實質製造能力的企業。
此外,海南同步推行自由貿易帳戶(FT/EF帳戶)制度,協助企業進行跨境結算、融資與投資,進一步提升貿易與金融整合效率。
徐丞毅指出,封關後外商與台商仍可透過設立公司、併購或增資等方式擴大投資,並同時享受租稅優惠與供應鏈整合效益。企業可評估在海南設立研發中心、製造基地或區域總部的可行性。
但若欲適用15%低稅率與其他優惠,仍須符合「實質營運」要件,包括當地管理機構對生產經營、員工、財務及資產進行實質管理。若僅登記註冊、未具充分營運活動,可能被稅務機關否認優惠並追補稅款。企業應在規劃架構時兼顧合規與商業實體性,以降低潛在風險。
徐丞毅表示,封關後的海南有望成為中國大陸境內僅次於香港的重要自貿港。低稅負、資金自由及加工免稅等政策,使其兼具離岸製造與在岸市場的雙重優勢。若企業能兼顧投資布局與實質營運,將可搶先受惠開放政策,並形成連結中國大陸內外銷市場的營運優勢。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灣唯一可製茶原生種 林試所推廣山茶
(32 分鐘前) -
金門醫院受贈體外反搏治療系統 盼實現在地醫療
(33 分鐘前) -
南投中寮柑橘多汁鮮美上市 上架超商全台買得到
(34 分鐘前) -
日本熱銷8億日圓!雙渦輪AI智能溫控吹風機
(37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