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2° )
氣象
2025-11-17 | 中央社

南迴隨森慢走成果亮眼 山林製造直營門市攜手山村培力綠色旅遊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推動「南迴山村-隨森慢走漫遊推動計畫」,16日於大武山生態教育館舉行成果發布會,分署也趁勢宣布山林製造南迴直營門市在此正式對外提供服務,攜手培力團隊展現南迴山村友善生態、多元文化的永續旅遊成果。此次活動集結嘉蘭、新興、壢坵、大武、尚武五個村落,呈現6項融合在地物產、文化與生態的DIY體驗,吸引眾多貴賓與媒體親自體驗,場面熱鬧。

臺東分署表示,為延續「浸水營國家步道」的綠色旅遊產業輔導範圍,計畫範圍已擴展至金峰鄉。後續將以大武山生態教育館為核心,建立南迴地區的「目的地管理組織」(DMO)營運模式,透過社區培力發展永續的山村旅遊。臺東分署強調,本次的6項體驗活動呼應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GBF)目標,是發展山村生態產業的具體成果,期盼透過轉譯扎根於韌性山村的生活態度,演示一場從山到海的自然風土,未來將持續培力部落,完善商品化準備,逐步串聯成為「山林製造」品牌的重要遊程與伴手禮。

本次活動也邀請四位知名部落客到場實地體驗並分享心得,期望透過其社群影響力,讓更多民眾看見南迴山村的改變與進步。其中,去年曾參與南迴山村媒體踩線團的旅遊部落客「肉魯」表示,一年後再度回到南迴,看見更多更新的體驗內容與更成熟的社區動能,深感南迴山村正穩健地朝永續發展邁進。

為增添活動的豐富性與參與感,現場安排了6項深度體驗,展現各村落的植物智慧與排灣族文化:

嘉蘭村「卜拉米農坊」: 小米辣醬子DIY,帶領民眾從食材處理到搗拌香料,親身感受排灣族料理文化。

新興村「聖恩咖啡莊園」:咖啡烘豆體驗,讓參與者從挑豆、烘焙到試飲,完整體會南迴山村的咖啡風味。

壢坵村「小米學堂」:愛情陶珠手串DIY,引導大家認識排灣族的祝福文化。

大武村「玖肆貳零工坊」:以濱海植物製成的草本蚊香,展現在地植物智慧及環境友善理念。

加羅板部落「七里香工坊」: 現場示範排灣族傳統「比努拉噌岸(搖搖飯)」,香氣四溢,相當吸睛。

尚武村「尚武農創企業社」: 以花蝴蝶手作活動,呼應昔日蝴蝶谷的生態記憶,吸引親子共同參與。

臺東分署也強調,大武山生態教育館未來將持續扮演南迴山村的共創平台角色,提供展售、教學與體驗空間,支持各村落深化文化與產業發展,誠摯邀請民眾持續走入南迴,以雙手、雙腳親身感受山村的生活節奏,體會南迴山村的文化韌性與生態魅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