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9° )
氣象
2025-11-21 | 中央社

生態友善品牌共創好食力 林保署嘉義分署凝聚社區保育行動力

為促進國內生態友善品牌的交流與合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17日舉辦「友善品牌好食力:社區X生態X保育 行動場」,邀集各地實踐者分享經驗,探討生產與保育間的平衡,如何將生態保育議題轉化為具有保育價值與市場潛力的生態友善品牌,並以「好食力」為主軸,串聯社區特色產品,推廣友善農業的多元發展。當日也舉行「113年度嘉義分署社區林業績優社區頒獎」及114年度29位共58處田區(19.3公頃)「諸羅樹蛙友善棲地管理標章」標章農友授證典禮,鼓勵持續推動生態友善農業的農友與社區夥伴。嘉義分署期望透過活動能讓民眾更了解生態友善品牌耕耘在生態保育上的用心與努力,進而改變大眾的消費思維,用「鈔」能力來實際支持保育行動。

友善棲地齊守護 社區共創生態新亮點

嘉義分署長期推動社區林業、生態保育及諸羅樹蛙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表揚在地夥伴的努力成果。臺南市左鎮區公舘社區發展協會以莿竹工藝傳承與「葛鬱金」食農教育翻轉泥岩堊地,榮獲113年度特優社區;績優社區則包括臺南市龍崎永續發展協會及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發展協會,分別致力於移除銀合歡改栽種原生植物黃荊、參與穿山甲保育救傷與山麻雀社區保育行動及宣導等面向展現亮眼成果,體現社區共同守護生態的決心。嘉義分署自111年起推出「諸羅樹蛙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輔導農民以友善諸羅樹蛙的方式耕種竹林,獲得地方農友的認同,進而自主成立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打產銷團體戰,並從標章走向生態品牌「好嘉筍」,以提高友善農產品價格,促使更多農民願意投入保育的行列。

林農漁齊聚 探尋品牌永續之路

活動現場除設有展示各社區所生產的木竹藝品、茶包、咖啡、葛鬱金相關產品、竹筍調理包及農產品等特色產品外,也以各社區特色美食串聯全場,同時安排四場講座,帶領與會者從林業、農業與漁業不同角度理解生態品牌核心價值。嘉義分署表示,友善農業是實現「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願景的重要途徑,透過本次行動場的經驗交流與品牌對話,期望凝聚生產者、保育者與消費者三方力量,讓生態友善成為市場價值與生活選擇。嘉義分署也呼籲社會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持友善農漁產品,讓保育不僅停留於理念,而能落實於日常,攜手邁向永續共榮的未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