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5-11-24 | 中央社

台博館特展揭密蝶蛾生存術 黃鳳蝶標本展出

能自然偽裝成綠葉或鳥糞,也能展現鮮豔色彩擊退天敵,台博館以台灣蝶蛾為主角推出特展,透過蝶蛾標本讓觀眾一探蝶蛾當代生存術,目前推測滅絕的黃鳳蝶台灣亞種也在其中展出。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天舉行「島嶼飛行-台灣蝶蛾生存記」特展開幕式,館長陳登欽表示,期望展覽豐富內容能將故事講得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運用材料未來還可再利用,這也是台博館跨出的一步。

台灣全島紀錄蝶蛾就有逾5200種,且1300種為特有種,展覽集結近300件蝶蛾標本,讓觀眾一覽在台灣多樣地形下所孕育的蝶蛾多元樣貌,有與豹紋雷同花紋的「大豹紋燈蛾」、靜止時如同枯葉的「梭氏枯刺蛾」等等。

策展人吳士緯今天帶領觀眾導覽時表示,為了不讓天敵看見,蝶蛾發展出許多樣子,看起來就像是枯葉、綠葉或鳥糞,或是收起翅膀就像枯枝,也有刻意變得像是他種物種,像是展中擁有蛇頭狀的「皇蛾」。

展中還可見「黃鳳蝶」標本,吳士緯提到,黃鳳蝶台灣亞種自1999年後就沒再現蹤跡,當時為921大地震後,展中展出2款標本,分別製作於1966年與1934年。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峰表示,這檔展覽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將艱澀的科學知識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讓人吸收,且最大亮點是不只蝴蝶,還納入一大部分的蛾類,希望能喚醒大眾對蛾類的關心。

展覽已於11月11日開展至今,吳士緯今天向中央社記者分享,導覽過程中發現超乎他們想像的是,孩童樂於花費更多時間仔細觀賞展品,「有媽媽問怎麼看那麼久,他們回『因為很有趣、很漂亮』。」

「島嶼飛行-台灣蝶蛾生存記」特展即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展出,地點在台博館本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