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9° )
氣象
2025-11-26 | 中央社

南臺科大USR扎根幼苗課程 帶領幼童走訪西羅殿認識在地信仰

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部「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的神農街博物館,自113年推動「認識我的家─五條港文化幼苗扎根計畫」以來,持續與在地協進幼兒園培養深度合作關係,透過走讀神農街區博物館、認識地方廟宇、文化與節慶習俗,並結合在地文化素材設計幼兒教材,引導孩童從生活中理解家鄉文化脈絡,深獲教師與家長肯定。為延續五條港文化扎根的教育理念,認識地方廟宇課程系列,繼今年四月認識海安宮後,計畫團隊日前辦理「認識西羅殿」廟宇文化體驗課程,帶領孩童走入五條港的重要碼頭工人的信仰廟宇,以故事、圖卡與體驗活動,親近神明的由來與廟宇特色,讓孩童在探索中萌發對家鄉廟宇文化的初步認識。

本次「認識西羅殿」課程,分成兩梯次共93位小、中、大班孩童參與。為了讓3至5歲的幼齡孩童也能理解廟宇文化,計畫團隊設計結合圖卡故事、模仿體驗與情境遊戲規劃成互動式課程。首先以繪本的故事圖卡介紹西羅殿的由來、廣澤尊王年輕成神的孝順故事,以及翹腳姿態著名的廣澤尊王其獨特形象外,還認識廟裡的虎爺、十三太保、妙應仙妃等陪祀神明,讓孩童們從生動圖像理解「神明的家」與地方信仰的關聯與文化脈絡。為加深孩童對神明的文化記憶,在「翹腳尊王來了!」的活動中,孩童們在小板凳上排排坐,模仿尊王翹腳端坐的樣子,一邊模仿神明的坐姿,一邊加深對廣澤尊王形象的認識;現場不斷傳出孩子開心的笑聲,氣氛相當熱烈。

最受孩童喜愛的「尊王來了!小鬼不敢來!」遊戲則以廣澤尊王「驅邪護民」的信仰特色為主題,讓孩童們輪流扮演尊王,戴上紙頭套、披上小斗篷、手拿符令,在老師指令下帶領其他孩童進行「蹲下」、「躲進符令保護圈」、「回到定點」等情境動作。透過角色扮演,孩童不只在遊戲中學會合作,也自然理解廣澤尊王「保護大家、趕走壞東西」宗教裡的文化意義,讓孩童們能以輕鬆又具體的方式理解家鄉信仰,打破廟宇文化向來較難讓孩童認識與瞭解的印象,讓廟宇文化更貼近孩童的日常生活。

南臺科技大學黃能富校長表示,南臺科大文化底蘊USR計畫長期經營神農街街區博物館,並積極串聯地方文化資源,推動幼兒文化扎根教育,成果有目共睹。「認識西羅殿」課程是USR團隊、協進幼兒園教師同討論設計而成,透過適齡化的教案,讓孩童走進廟宇認識五條港的信仰文化,也讓家長與社區看見教育扎根的力量。南臺科大將彰顯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將持續與社區各單位合作扎根幼苗計畫,陪伴更多孩子理解與珍惜在地文化,推動文化永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