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7° )
氣象
2025-11-28 | 中央社

從社宅到城市韌性 建研所與TIZC共構淨零建築藍圖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ESG高級策略顧問薛煒立:從一面立面,看見一座城市的循環經濟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今(28)日於材料實驗中心舉辦「智慧節能減碳創新技術宣導推廣活動」,結合政策說明、技術應用與商業模式分享,由台灣智慧淨零建築產業聯盟(TIZC)執行,吸引產官學研齊聚,聚焦建築部門如何在2050淨零排放目標下加速轉型。

王榮進所長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已為建築部門畫出3階段減碳路徑:2030年公有新建建築須達能效一級或近零碳、2040年完成逾半既有建築節能改善、2050年全面邁向近零碳;建研所將持續透過補助、示範與教育訓練,帶動公有建築與社宅成為低碳城市的起點。羅時麒組長則說明近零碳建築與能效標示制度,提醒碳費與法規加嚴背景下,建築能源表現已直接連結資產價值與企業ESG績效,先節能再透過綠能進一步達成永續。

在主題演講中,在一起永續科技董事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ESG高級策略顧問薛煒立指出,全球已從單純減量走向公正轉型與調適融資,建築與冷卻是城市氣候行動核心。他以「可循環彩繪光電」與「智能×立面」為例,展示如何把立面、雨遮與招牌變成兼具發電、遮陽與城市意象的「會發電的畫布」,透過感測與AI串聯BEMS與EMS,形成從創能、節能、儲能到數據增能的淨零循環,並為綠色融資、參數型保險與韌性評級提供可靠數據。

TIZC秘書長孟益超表示,建研所是國家建築減碳的領航者,聯盟則要扮演串聯政府與市場的「加速器」,協助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可規模化的解決方案。與會產官學一致認為,從一面立面的改造開始,結合政策、技術與金融工具,有機會把台灣城市推向「智慧節能、淨零又有故事」的韌性新階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