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AI評柯文哲羈押案,不像法治國家?
林三/自由撰稿人
在全民關注下,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於5日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見,此舉不僅引發社會熱議,連AI也透過網友加入「討論」。ChatGPT檢視法院裁定書,指出其中存在「證據不明確、羈押理由不足」等五大問題,強調在法治國家中,未來可能的行為不應成為羈押的主要依據,決策應基於現有具體行為風險或證據。
1.證據不明確,卻先行羈押
ChatGPT指出,裁定書提及「形式上已符合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圖利罪之要件」,但同時也承認「究竟是被告單純圖利,還是與共犯有期約甚至收受賄賂,仍需進一步調查具體證據」。這顯示目前證據尚未充分,犯罪形態不明。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羈押,顯得過於草率。
前立委郭正亮也質疑此羈押判決:「尚未查明對價與金流就先行羈押,這不就是中國古代的押人取供?」筆者認為,北檢至今未能確認京華城案中與柯文哲相關的金流,這樣的羈押決定實難讓人信服。
2.羈押理由不足,未充分考慮替代措施
ChatGPT指出,裁定書提及「滅證及串供疑慮」,但這一理由過於籠統,未具體說明被告如何可能毀滅證據或串供。此外,裁定書也未解釋為何不採取其他限制性措施(如限制出境、限制住居或定期報到),而直接選擇羈押。
羈押是對人身自由的嚴重限制,應謹慎適用。台灣在1997年刑事訴訟法修法後,羈押改為「法官保留」,僅法官可決定羈押與否。然而,此次羈押裁定未考慮較輕的替代措施,顯然已違反比例原則。
3.推測翻供,缺乏具體依據
ChatGPT指出,裁定書提到被告可能「翻異前詞,甚至串供」,但這只是推測,缺乏具體證據支持。在法治國家中,未來可能的行為不應成為羈押的主要依據,決策應基於現有具體行為風險或證據。
筆者認為,核心問題在於具體證據不足,所有判斷與推測因缺乏實質基礎而顯得不具正當性。
4.過度強調公共利益
ChatGPT指出,裁定書強調案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因而偏向羈押。然而,公共利益的考量應基於具體事實,而非僅因案件涉及貪污或巨額款項。
儘管案件金額龐大,然在於無罪推定原則下,應更重視保護個人自由,避免不當裁量侵犯個人權利。
5.未明確保障被告羈押期間的基本權利
ChatGPT還指出,裁定書僅簡單提及被告的「反對詰問權」,但未具體說明如何保障被告在羈押期間的基本權利,如律師接見權。這無疑削弱了被告的自我防禦能力,與司法公正原則相悖。
綜合來看,京華城案的偵辦過程暴露出多重問題,包括檢方兵分55路大規模搜查的必要性遭質疑,以及偵查不公開原則形同虛設。此外,AI批評柯文哲的羈押裁定涉及程序不當、證據不足、忽視被告基本權利等問題,不像個法治國家。
令人感慨的是,蔡政府未竟的司法改革,不僅在賴清德接任後未見進展,反而有倒退之勢,司法公信力持續滑落,令人不禁為台灣的司法未來深感憂慮。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國慶會網站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貨幣、鈔票 史博館「蛇麼都有」 「一圜復始—鈔幣特展」迎春聚福 財源滾滾
(18 分鐘前) -
【人生逍姚遊】EP61 國際天團開唱、知名IP降落、國際大廠進駐高雄!市長陳其邁不講武德的成功秘訣竟是?
(18 分鐘前) -
永慶不動產徐文美店東:謝謝孫慶餘董事長 我三十多年事業能圓滿交給兒子
(18 分鐘前) -
買起來!入境攜帶免稅酒上限提高至1.5公升 1/25起上路
(1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