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性別牆12-5】羅琳、川普談跨性別運動員引國際激辯 台灣性平、性別議題進展漸開放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2024奧運選手性別風波,引起了全球民眾於性別認同和體育公平性的議題上激烈討論。隨著話題發酵,也引來了包括JK羅琳、馬斯克、川普等知名公眾人物的關注,他們的言論進一步擴大了網路討論熱度。
先前,JK羅琳就曾在社交平台X(前Twitter)上表示,允許跨性別女性參加女性比賽威脅了女性運動員的公平競爭。她的言論隨即引發了大規模討論,支持者認為保護女性體育賽事的公平性至關重要,反對者則指責她忽視了跨性別者的權益。
然而本次奧運,羅琳多次公開質疑部分女性選手的性別身份,並要求她們進行DNA檢測,導致阿爾及利亞拳擊女將凱利夫及台灣拳擊女將林郁婷遭受全球網路霸凌。雖然凱利夫摘得拳擊金牌後,採取法律行動控告羅琳,有讓她短暫消停,但隨著帕運的開始,羅琳便將矛頭轉向了義大利跨性別選手佩特里洛,稱其為「作弊的榜樣」,並痛批跨性別選手不應參加女性賽事。再次凸顯羅琳堅持以生理性別作為唯一標準的立場,拒絕接受「性別認同」取代生理性別的概念。
但究竟跨性別運動員到底可不可以參加國際運動賽事?各運動項目對於跨性別選手的參賽規範有所不同。例如世界田徑(World Athletics)和國際泳聯(FINA)都制定了相關的標準,要求選手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特定的激素水平,除了確保運動競賽的公平性,同時也尊重跨性別選手的身份認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2021年的新政策,跨性別選手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可以參加比賽。跨性別女性選手(出生時為男性,但現在認同為女性)需確保在過去12個月內,她們的睪固酮低於規定標準。跨性別男性選手則不受特定激素水平要求的限制。
事實上,羅琳自2018年以來,多次因性別與生物性問題發表保守看法,因此被部分社群指責為「恐跨性別者」(transphobic)。2020年,羅琳更因發表含「有月經的人才是女性」意味的貼文,被認為是對跨性別者身份的否定與冒犯,而再度捲入風波。當時許多名人和公眾人物,包括《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主演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艾瑪·華森(Emma Watson)等,皆公開表達了對跨性別社群的支持,並與羅琳的立場劃清界線。
除了羅琳,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也對此話題發表了看法。他表示,運動比賽應該基於生理性別來進行分類,而不是性別認同。他認為這樣的做法能夠確保比賽的公平性。一些人認同他的觀點,認為這是保障公平競爭的合理途徑;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樣的立場缺乏對跨性別者的理解和包容。前總統川普則一貫支持傳統性別觀念,他在相關言論中表示,不應允許跨性別者參加與其出生性別不符的比賽。他強調,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女性運動員的權利。他的觀點在保守派群體中得到了支持,然而,在進步派和LGBTQ+支持者中,這種言論遭到了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一種歧視性的態度。
反觀台灣社會,近年在性別平等與LGBTQ+議題上則展現了不斷提升的接受度。調查顯示,年輕一代對跨性別議題持更開放的態度,隨著教育和媒體對此類議題的探討增多,更多台灣人開始理解並支持跨性別者的權益。尤其2019年同性婚姻法通過以來,性別議題已成為公共討論的重要內容,政府和民間組織也持續推動政策改革,如簡化身分證性別變更程序,反映出社會對跨性別者權益的重視。
儘管如此,台灣的跨性別者仍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諸多挑戰。醫療資源的不足和職場上的歧視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在尋求性別重置手術和相關醫療服務時,跨性別者常常面臨高昂的費用和有限的選擇。此外,雖然教育和媒體對性別平等的推動已有所進展,但在偏遠地區和保守社群中,對跨性別議題的認識仍然不足,部分跨性別者在家庭和社區中缺乏應有的支持。
隨著性別議題在台灣社會的持續討論,網路上也出現了多元的聲音。部分網友對台灣的性別友善政策表示支持,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象徵;然而,也有部分人擔心,過度強調性別多元化可能對傳統社會結構造成衝擊,呼籲在推動相關政策時應謹慎行事。
總體而言,台灣在推動跨性別友善社會的道路上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趨勢表明台灣正朝著更包容、多元的社會邁進。然而,跨性別者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來創造一個更加平等和尊重的環境。隨著更多的討論和理解,希望台灣能夠成為真正包容所有性別身份的社會典範。
照片來源:pixabay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跨越性別牆12-6】台灣10多萬跨性別者圓夢最大障礙 「家庭、經濟」兩大石頭
【跨越性別牆12-7】跨性別「免術換證」YES or NO? 台灣醫界態度保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2024苗栗音樂佳餚耶誕城 12/21日竹南運動公園開幕連四天
(27 分鐘前) -
「1895乙未保台記憶展示空間」用「遊戲」帶領民眾走進歷史場景,永誌客家義勇精神
(28 分鐘前) -
新北歡樂耶誕城馬拉松接力賽 上千跑者熱鬧參與
(37 分鐘前) -
高雄仁武機車路口反應不及擦擊救護車
(4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