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DEI趨勢與川普政策衝擊 台灣企業的應對與挑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多元、平等與共融(DEI)已成為全球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企業積極擁抱DEI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優秀人才,更有助於創新和營運成長。但近年來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再次上任後對DEI政策的強烈反對,為全球DEI進程帶來了不確定性。
DEI是Diversity(多元)、Equity(平等)與Inclusion(共融)的縮寫,代表企業致力於建立一個尊重多元文化、提供公平機會、促進包容參與的工作環境。世界經濟論壇預估,2026年全球在DEI的投資將高達154億美元,顯示全球企業對DEI的重視程度。許多國際企業已將DEI納入企業策略的核心,並積極推動相關措施。例如施耐德電機發起全球薪酬公平計畫,致力於消除同工不同酬的現象;資生堂則透過技能提升與培訓計畫,改善日本職場的性別平等問題。
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DEI的重要性,並開始採取行動。包括聯發科技、華碩電腦、台積電、東元電機等企業,都在積極推動推動DEI政策,特別是在世代共融方面,針對中高齡及銀髮族的政策逐漸制度化,顯示企業對於不同世代需求的關注。這些企業在女性經理人比例、培訓金額、員工放心生養比例等DEI作為上,都大幅超前其他企業。
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對DEI政策的強烈反對,為全球DEI進程帶來了不確定性。川普政府廢除聯邦機構DEI計畫,終止跨性別者的保護政策,並主張DEI政策會對其他族群造成不公平的歧視。不僅在美國國內引發爭議,也對其他國家產生了連鎖效應。一些企業開始縮減或逐步取消DEI聘僱政策,例如Meta、亞馬遜和Google,認為DEI政策可能會對其他族群造成不公平的歧視,並削弱應聘者在工作聘用或升遷中以能力為基礎的重要性。
面對全球DEI趨勢與川普政策衝擊,台灣企業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首先,企業需要加強對DEI的認知和理解。要從高層管理者開始深入了解DEI的內涵,並融入到企業的各個層面。其次,要建立完善的DEI管理體系,同時加強對員工的DEI培訓,並鼓勵員工參與DEI相關的活動。第三,加強與其他企業和組織的合作。DEI是一個複雜的議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可以與其他企業、學術機構、非營利組織等合作,共同推動DEI發展。
儘管川普政府反對DEI政策,但DEI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認識到DEI的重要性,並積極推動相關措施。因此台灣企業在應對川普政策衝擊的同時,也需要堅守DEI的價值觀,並持續推動發展。唯有如此,台灣企業才能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並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照片來源:unsplash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柯志恩參與意誠堂千人踩街拉龜王
(42 分鐘前) -
翁章梁初九拜天公分赴溪口天臺殿及朴子天公壇參拜祈福
(46 分鐘前) -
衛福部水電、宣傳費遭砍 記者室6點就熄燈
(54 分鐘前) -
大年初九拜天公 翁章梁赴溪口天臺殿參拜祈福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