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7° )
氣象
2025-02-18 | 匯流新聞網

【林克威專欄】UI/UX能力電商必備 兩者差很大


【林克威專欄】UI/UX能力電商必備 兩者差很大


林克威/電商專家


過年去了捷克走走,發現他們的電梯按鍵很特別。關門鍵旁,就是警報鈴的設計,對於我們這些開門、關門鍵單獨一排、不會出現第三個按鍵的外國人來說,每次都要看很久、猶豫一下再按,深怕按錯就會有工作人員跑過來,這除了凸顯文化不同之外,也說明了「UI」的重要—這個看起來怎麼樣?


UI的英文名稱是「User Interface」,意思是「使用者介面」,重點在於「產品呈現出來的效果」,無論是版面配色、按鈕設計、動畫效果,還是字型、字體大小,各種視覺引導的部分,都是UI設計的重點,目的要讓使用者「眼睛一亮」。


UI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70年代,由資訊科技領域及人機互動領域的專家所創造,當時指的是使用者在計算機系統上與之互動的硬體及軟體元素,之後隨著演進,慢慢地擴展到網站、手機、應用程式及其他電子設備的介面設計。


設計美感是UI最重視的部分,如何讓使用者在實際應用時不會產生疑惑,就需要做好視覺引導,像Apple的創始人賈伯斯,就曾經對於Google的字體顏色在iPhone上顯示的「感覺」不對,讓工程師改了上百遍。


另一個相輔相成的,就是UX(User Experience,使用者經驗)。它的重點在於「產品使用起來的感覺」,以使用者感受、情感和滿意度來做為出發點來設計產品,在乎使用者的體驗,所以設計者需要了解使用者、解決「痛點」,觀察使用者的行為,以提升產品使用的流暢性,這個過程需要經過不斷地修改,而且還要符合邏輯,才能日益精進,做到更好。而且UX可是影響網頁轉換率的關鍵因素,加入細節讓使用者瀏覽時更加順利、流暢,也很重要。


UX這個詞出現在1990年代,唐納.諾曼(Donald Norman)在其著作的《設計的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首先提出,指的是使用者和一間公司在產品和服務上全面的互動體驗。UX的應用範圍極廣,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幾乎都用得到,不限於數位產品。


到了現在,許多平面設計師,也往UI(介面設計師)及UX(體驗設計師)發展。要如何開始,可以參考以下的脈絡:


一、了解設計規範


就像平面設計要學基礎設計、印刷知識一樣,想進化成為UI/U設計師,iOS和Android的基礎規範要先釐清,從字體、元件大小到樣式、互動模式的設計,都要弄清楚。


二、參考別人的作品


在Pinterest、Behance等線上平台,都可以看到別的設計師的作品,或是實際去下載相關類別的App做為參考,從登入畫面、個人設定頁開始,做為未來設計的靈感,最重要的是介面配色有所謂的「黃金比例」,符合色彩的協調性,才能更吸引使用者。


三、熟悉軟體


目前處理介面的軟體,以Sketch和Figma做為主流,兩者在操作流程上近似,要轉換的難度不高。


其實UI和UX有許多重疊的部分,UI是使用時所有外在的部分,UX是使用時的內在感受,設計師只有多了解潮流、多看美的事物,以及累積經驗,才可以做出符合大眾審美及使用習慣的作品。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林克威專欄】成為電商的UX/UI設計師 軟硬實力不可少


【林克威專欄】強勢行銷 淘寶帶動跨境電商的成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